六百三十四章 无间道正式开拍(下)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深的解脱。在这里也不得不称赞一下梁超伟的表演,将那一刹那的眼神演绎的活灵活现,好像只是一个眼神就表述出了无尽的意思一样,不愧为香江眼神最有魅力的男人。对于陈永仁来说。在他倒下的那一刻,他就超脱了无间地狱,这对他是一种解脱。
相比较陈永仁。另一个主角刘建明陷入无间地狱更深,更难以摆脱。建明本是黑社会小混混,被头目韩琛送进警校。做为安插在警方中的卧底。这是他整个身份的介绍,而就是以前的一个身份,让他更加难以解脱。
从一开始的时候,刘建明就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全都是错误的,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他不得不继续下去,然后越陷越深,一直到不可自拔。剧中一开始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一个女人,那个对他老大痴心不改的女人。正是这个让他深爱着,并且最后他亲自终结对方的女人。是他一开始的动力。
人这一生,最难以渡过的应该就是情字了,太多的人为了情放弃了很多的东西。刘建明也是,为了mary,他亲自将自己送入了无间地狱之中。有很多人说。刘建明一开始主要是为了mary姐所以才进入警局的,但是在肖易来,或许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这个原因也是情,但却不是爱情。
在《无间道》第一部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已经在警局中站稳了脚跟的刘建明。当着黄警司的面,装成是韩琛的儿子和韩琛通了一次电话,并在电话中称韩琛为“老爸”。从整部电影来,这个情节可有可无,但笔者觉得这个情节很有意思。精明的刘建明肯定早就考虑到了如果在警局内接到韩琛的电话时该怎么称呼他。不管这个“老爸”是他早就想好的称呼还是事到临头突然闯进他脑袋里来的,肖易都能从中窥见刘建明潜意识中的一些东西――韩琛代替了,或者就是他心目父亲的形象。
“我的家人,他们很早就移民了”,刘建明对mary说这话的时候,才十七、八岁的样子。一个人如果在儿童或少年时期缺少家庭关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按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人格中超我的发展。因为超我直接来自于父母和在儿童身边的其他重要人物及社会典范的影响。很明显,刘建明的超我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在他的超我形成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应该说就是韩琛。韩琛自己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成了刘建明心目中父亲形象的替代者。韩琛的女人mary,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刘建明心目中母亲形象的替代者。成熟优雅的mary勾起了他的“恋母情结”。但mary毕竟不是他的亲生母亲,刘建明的超我也并不强大,在他听说韩琛死后,他的“阉割焦虑”也消失了。所以他才能无所顾忌地表达出对mary的感情。从他听说韩琛死了后对mary的所作所为来,他心里肯定早就希望韩琛死,他日后设计将韩琛杀死,除了为了摆脱掉韩琛对他的控制这个原因外,也完成了他年少时期的一个愿望――“杀父娶母”。虽然“娶母”是不可能了,但他娶一个英文也叫mary的女人。俄底普斯情结是他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固着点”,是一个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人格才能顺利继续向前发展。所以杀死韩琛是他在俄底普斯情结的作用下所做出的合乎逻辑的举动。
当然,人格的事情可以不去说,但是从这里也能出来,在刘建明的心中,韩琛跟mary姐在他的心中有着不一样的位置。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才心甘情愿的步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叫做无间。
如果说第一阶段他还只是因为别人的话,那么第二阶段为的就是他自己。环境能够改变人的,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生活在警察局,所以在他的心中渐渐的萌生出了要当一个好人的念头。有很多人说过,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别所他还有太多的问题,这些事情一旦爆发出来,他就没有任何的机会。所以为了让所有人不知道他的秘密,他开始了自己的秘密行动,一点点的毁灭跟以前的接触,还有一些人。但是他估计也没有想到,在他毁灭以前生活的时候,他也在毁灭着自己。
对于很多完无间道三部曲的人来说,应该会记得在第三部一开始的时候刘建明开始接受警局的调查,权力被架空。他的风头逐渐被警局另一个明日之星———杨锦荣所替代。在这个时候,刘建明虽然没有了以往的权利,但是他工作的很开心,就连电影中的音乐都是欢快的。在到这里的时候,肖易的心中都不禁想到干脆让刘建明就直接成为警察吧,满足他当一个好人的愿望。
但是导演的想法是很残酷的,人都要为他们以前做的事情负责,不管他现在是不是真心在悔改。一直到杨锦荣的出现,慢慢的打乱了刘建明的生活。因为刘建明突然发现,杨锦荣跟他以前的老大韩琛有关系。这个时候他一方面想要除掉这个威胁,另一方面也想要做一个好人,将杨锦荣给除掉。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向着更深一层的无间地狱走去。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压力,身边的威胁,来自内部的调查,还有一点点就要浮出水面的情况,这些压力让刘建明的精神一点点恍惚了起来,最后直接形成了多重人格,也就变成了精神分裂。在电影的最后,着刘建明大声的叫着‘我要做个好人’然后吞枪自杀的时候,彻底的将整个悲剧画上了句号。刘建明的悲剧不仅在于他想做一好人,还在于他在精神上以为自己已经是好人。刘建明这个人物给人的启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外。应该还有就是让人认识到了一个健康、完善的人格对人的命运有决定性的影响,刘建明应该说是一个精明、干练的人,但人格上的缺陷使他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