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你从每个团都抽调三百名士兵,随机按名册抽,抽出来再考核默写《士兵作战基础手册》,我要求是必须100%达标,哪个团不达标,哪个团就继续重复二期训练一个月,两次重复训练不合格,团长一律离职,要么去陆士进修,要么去当新兵营的营长。”
马尔托斯上校赞同道:“对,就应该如此严厉。哦,对了,我另外想起来一件事,我从俄国陆军部那边收到消息,俄军从丹麦进口了一批7.62mm口径使用纳甘步枪弹的麦德森机枪,这种机枪只有9.5公斤重,非常适合用在班一级的作战部队。我核算过,只要每一个班增加两名士兵,一名担任机枪手,另一名负责搬运弹药,其他士兵充分结合多余的劳动力,就可以充分的发挥这种轻型机枪的价值。虽然不可能是每个班都列装一挺,但如果能大面积列装,部队的作战力肯定会有极大的提升,作战方式也将会更为全面。这种机枪在俄国已经列装了一段时间,据验证是非常可靠,陆军部甚至已经计划引入生产许可证大量制造。”
宋彪很慎重的点头认可,道:“咱们肯定可以多买一些,如果价格合适,我们先购买三千挺,最好同步引入许可证,看看能否在我们和dwm公司的合资军工厂中生产。”
马尔托斯上校道:“应该是没有问题,我们现在对新军装备的调整主要还是向着更高的机动性,更猛的火力两个方面。随着迫击炮逐步转移到排和连两级,麦德森机枪也适当要保证在排一级的配备,马克沁重机枪才需要配备到连一级。”
宋彪在心里盘算着这些事,因为东北新军特别侧重机动,而在目前的环境下,部队的机动特性和火力总是一个矛盾的标准。迫击炮和机枪需要大量的弹药,在高速的转移过程中,大量的弹药就需要大量的人力、马力进行搬运。
所以,东北新军目前对优良挽马的要求是很高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按照整个东北新军的规划,每个步兵团都设有辎重营,标配1850人,挽马1175匹,挽马的水平越高,整个辎重营的运输能力就越强。每个步兵营同样设有辎重连,标配580人。挽马385匹。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陆军总计征召了121万匹军马,95%用于驮运物资,而苏联在整个二战期间调动的军马数量比德国高一倍,这对苏德和整个欧亚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和我们印象中的苏德钢铁洪流不一样,历史的真相通常都会让人大吃一惊。
宋彪不太懂骑兵。但他对这个数字还是很清楚的,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机械工业的底子薄弱。石油工业的底子更薄弱,如果还没有足够好和足够多的挽马,对于中国陆军而言在五十年内都是一个极其恐怖的阴影和致命的缺陷。
所以。宋彪现在非常注重对挽马和的培养,特别侧重于中等偏重型的优良挽乘兼用型军马的培育。
当然,东北新军目前也不缺军马,俄军在大规模撤退之时将大约三十万匹的军马廉价处理给宋彪,因为俄国真要用铁路将这些军马拖运回去也是个大问题,而日军在锦州撤退时丢弃和在战争中被缴获的军马数量也很多。
即便是这种情况,考虑战争中的大量物资消耗速度,特别是在高速机动作战中,大量部队轻装突击行军,快速在敌军阵线中穿插作战之时。辎重部队所能提供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
在这种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保证部队的火力和机动性的平衡,就决定了一支部队特点和风格。
回过头再看军事思想对于部队的影响,宋彪和东北新军所选择的是苏沃洛夫的“机动、快速、猛攻”思想,也就是常说的在“关键地区快速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军主力部队”,总是要求比敌军更快的突击。在敌军反应不及的情况下突然用大量优势兵力包围敌军,以数倍兵力优势围歼对手主力,以及消灭对手的关键兵力,占据敌军的关键位置。
这种特殊的和整个欧洲军事理论截然不同的军事思想,必然将使得东北新军在装备追求上更侧重于灵活、轻便,以及补给上方便性。比如在迫击炮、轻机枪、步兵炮、重机枪的选择上,东北新军就会更侧重于迫击炮和轻机枪,重机枪是肯定要装备的,步兵炮则基本不要。
如果在迫击炮和轻机枪之间要做一个选择,那肯定是选择更多和更普及的轻机枪,当然这两者的冲突性并不大,因为东北新军目前主要在步兵排一级列装的是60mm口径迫击炮,连一级配备77mm迫击炮。
在宋彪的预测和希望中,未来营一级直接列装81mm口径迫击炮,营一级配备105mm口径的迫击炮,除了20mm口径和37mm口径的速射机关炮外,绝对不要步兵炮。但如果是师一级的大规模军事作战,部队就必须大规模列装……口径的两种轻型野炮,在炮兵旅中大量配备……口径的榴炮和加农炮。
宋彪之所以要这么建设军队,正因为中国的疆域太大,这一点和欧洲各国是截然不同的,和日本更不同,所以东北新军就没有必要去生搬硬套德国的军事理论。
基于东北新军的这种指导思想,马尔托斯上校很清楚宋彪是肯定想要这种麦德森机枪,特别是在机枪弹可以兼容的情况,东北新军一定要大规模的列装麦德森机枪,并且是尽可能向班一级列装。
哪怕这个步兵班不要迫击炮,也一定要麦德森机枪,大不了就将迫击炮统一安置在排一级。
因为麦德森机枪的造价不菲,一次买入三千挺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也比较多,宋彪和马尔托斯上校就可能出现的各种都做了一番讨论。
班一级不列装迫击炮是东北新军在辽阳会战中已经得出的基本结论,主要的原因是补给太困难,如果麦德森机枪大规模列装部队,性能也非常可靠的话,马克沁重机枪又列装在哪一级呢?
东北新军在排一级列装60mm口径的迫击炮,采取了每个排单独设置一个迫击炮班的思路,该班配备12人,拥有两门迫击炮。
宋彪其实和马尔托斯上校讨论过一种30mm口径的步兵榴弹炮,和迫击炮的原理一样,这就是德国和日军的掷弹筒,试图列装在班一级,射程要求是100m。
考虑麦德森轻机枪列装后的问题,宋彪感觉部队必须列装榴弹枪,而与之对应的就是手榴弹必须采取英制球型,使得手榴弹在使用上和枪榴弹有完全不同的作战特点,相互能够匹配使用。
如果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能解决,并且在连一级单独设置一个重机枪排,配备三挺重机枪,毫无疑问就会更加完整,整个军队的基础作战实力就能得到整体性的大提升。
一挺轻机枪所带来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宋彪和马尔托斯上校就此讨论了很长时间,此时已经确定继续二期整训必须重新上一次,三个月后再考虑三期整训。
如此一来,四期整训结束已经是明年九月,六月份左右开始扩招新兵,九月份正将部队扩增出三个预备步兵团,预备骑兵团、辎重团、工兵团、炮兵团各一个,至1908年的9月份左右,全军各主力团开始向旅一级扩张,至1910年左右,全军完成六个步兵师、三个骑兵旅、三个炮兵旅的整体性扩编,全军本部兵力急剧扩增至18万人的规模。
按照这样的扩张速度,基本在1910年,宋彪才具备向全国推进的能力,但还是要考虑日俄干涉的可能性,俄国干涉的可能性不太大,日本就非常难说了。
换句话说,宋彪即便开始推进光复革命,出兵关内,也必须在关东保留足够的兵力预防万一,甚至是要将主力精锐留在关东震慑日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