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屉里,约德尔又在侃侃而谈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好处,愣是不懂,可还得装懂,希特勒显得有些盲从。
约德尔是好一阵对新型武器装备的兴奋啰嗦之后,希特勒的耳根这才清静下来,终于得空之下,希特勒赶紧问道所关心的话题。
“经过多日的商讨,你们想出了中国人会先从哪里下手了吗?有具体的应对计划了吗?和中国人的作战肯定是长期而又漫长的,有总体的战略计划了吗?”
希特勒的一连串问题,终于像是这寒冬时期的一瓢瓢冰水,彻底把约德尔骄躁的心浇湿得瑟瑟发抖,不说这些事儿还好,一说起来,身为参谋部部长的他,竟然还没有开始下令制定各方面的应对计划,整个中德军事对峙都已经展开了数日之久,原计划要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展开的冬季军事演习,专门是要威慑一番共和国进驻哈萨克斯坦陆军部队而为,可演习迟迟并未开始,这也是参谋部的失误。
不用希特勒再多说什么,约德尔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站起身来敬礼之后,拔脚就走,看着约德尔离去的背影、听到办公室门关上的声音,希特勒终于小小的胜利了一把,赶紧打开了抽屉,取出来武器装备部部长施佩尔递交的报告,迫不及待的祛除了铅封打开了文件袋,乖乖,厚厚一叠的报告全是各种新式武器装备的报告,咋一看之下,数据图表什么的很是不少。
对于火箭这种武器,希特勒是一点儿都不陌生的,当初从共和国进口的第一批火箭发『射』车和火箭弹,经过威力恐怖的测试之后,德国陆军并未第一时间用于装备,而是交给了陆军弹道学委员会进行拆解研究,v型导弹成熟之后,紧随德国核物理研究计划委员会成立的远程火箭研究委员会,始终把研制『射』程战术导弹、战略导弹、洲际战略导弹为宏伟目标,而经过不懈努力之后,他们终于取得了成功。
最先取得圆满成功的便是在v—2导弹基础之上研发出来的v-3战术导弹,该型导弹在v-2型基础之上并未作太大的气动外形改动,倒是得益于化学工业的进步,火箭推进剂改为了不对称二甲肼和抑制红『色』发烟硝酸,缩短了燃料装填时间、提高了发『射』安全系数、简化了发『射』步骤、提高了战场机动能力,尤其是其命中精度达到了300米,虽然其最大『射』程稍稍降低至了300千米,可从装备意义上来讲,自然比v-2导弹优秀了太多。
该型战术导弹已经列入了德国陆军大规模装备计划,在结合从共和国进口以及其自己研发的300毫米以下口径火箭炮和各口径火炮,德国陆军的炮兵将形成8至300公里的有效火力覆盖网,而在战术导弹的研究过程中,德国远程火箭研究委员会决定,将原本设想的3200公里至5000公里战略导弹、8000公里至13000公里洲际战略导弹两个研究组,合并为一个,因为三千公里左右的『射』程,从实战角度来讲并无太大的意义,而且当时德国也开始设想敌对目标是实力更强劲的中国,而并非是疲于为战争奔命的美国。
合并之后的两个小组提出了『射』程八千至一万公里的战略导弹设计构想,这样的一个『射』程,也足以确保从德国势力范围内打到世界上任何地方,但从『射』程设定上来讲,就显得比以往务实得多,如果连八千公里都能征服,还担心三四千公里实现不了吗?
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缺乏研究大型火箭的经验,德国人也是从v型导弹身上寻找经验,而从拆解共和国出口的大口径300毫米火箭弹的结果中发现,固体燃料火箭似乎更有发展前途,可后来德国科研人员才发现,原来并非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大口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铸造技术简直就是研制固体洲际导弹的瓶颈『性』难题,无法攻克这道难关,就意味着火箭根本上不了天,
德国陆军迫不得已,将空军和海军也拉拢进来,毕竟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铸造技术一旦攻克,对这两个军种装备导弹也有好处,所以四下凑集巨额经费之下,德国科研人员拼死研究,终于攻克了这道难题,然而能够安全飞行八千乃至一万公里后还能较为准确命中目标的战略导弹,可不是解决了发动机和燃料问题就行了,仅仅是导弹的制导系统,就把德国科研人员们难住了。
v-2导弹最大的诟病就在于其命中精度实在太差,五千米的命中精度对于军队而言,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比如说想打击一个小镇,估计小镇的面积还不组几平方公里,结果误差达五千米的v-2导弹估计就打到另一个镇去了,而该型导弹采用的便是惯『性』制导系统,该系统难道还装配在『射』程更远的战略导弹上?德国人怕了,他们真怕装着核弹头的战略导弹飞了近一万公里后,落在了距离目标七八千米乃至几十公里之外,甚至发生原本『射』向美国,结果打到墨西哥的人间喜剧。
惯『性』制导系统能用,但必须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否则德国人还真不清楚自己的导弹会打到哪儿去,因而参与导弹制导系统设计的科研人员,根据导弹制导系统飞行偏差形成引导指令的方法不同,先分出了自主制导、自导引制导、遥控制导等三种类型,并且还打算采用两种以上方式的共同组合,形成复合制导的新制导方式,而在这三种类型中,德国人最不想用的当然是自主主导,v-2导弹的命中精度已经让他们惶恐不已,虽然在这一类型中,除了惯『性』制导之外,还有天文制导、地磁制导等,但德国人还是不想,只希望新的惯『性』制导系统能够不太离谱即可。
因而,德国科研人员希望能够在自导引制导方向上取得研究进展,而这种制导方式却很是复杂,因为它需要利用目标辐『射』或者反『射』的能量,依靠导弹上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并计算出相对运动参数,最终促使导弹准确飞向目标,而这种能量很多,电磁波、红外线、激光、可见光等都有,但制造出能够准确捕捉这些信号且能快速解算相对位置数据的设备,德国人还是感觉到相当的困难。
没有办法,德国人只能暂时停止在自导引制导方向上的努力,因为受制于新型材料、制造工艺以及电子科技等方面的实力缺乏,在实验室里都无法制造出高灵敏度的红外引导头和雷达引导头,还谈什么大规模工业生产?更何况真有这种引导头,德国人也发现其实并合适用作于战略导弹,反倒挺适合于『射』程较短,且需要『射』了就不管的战术导弹,比如空空导弹、反舰导弹、对空导弹等,因为战车、飞机、舰船等都有较强烈的雷达反『射』信号和红外辐『射』特征,一旦能够实现准确捕获,德国人还真能够制造出极为先进的各种用途导弹,可惜的是,实力不济。
在自导引制导研究上的撤离,并为代表德国人就此甘心放弃这一极具前途的方向,他们仍然保留了一部分科研人员继续攻关努力,其他人员都转移到了其他方向上,而经过后续的删选讨论发现,遥控引导这种方式极为不靠谱,依靠地面站雷达或其他设备获得的数据再发送给导弹的这种制导方式,或许对于短距离的导弹而言很可行,比如地对空导弹,可对于『射』程八千近一万公里的战略导弹根本不切合实际,因为根本没有什么雷达能够有一万公里的有效探测距离。
没有办法,德国人最后才猛然发现,绕了一圈儿下来,还真是发现只有惯『性』制导系统最切合现实需求,不仅因为之前v-2导弹已经成功使用了惯『性』制导系统,虽然精度不怎么理想,可毕竟也是一个较为可靠的制导系统,更何况在他们犯愁之际,德国核物理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开始准备进行第一次核武器实验,而根据希特勒的战略指示,『射』程八千公里至一万公里的战略导弹,本身就造价昂贵,将来只会装备核弹头,不会装备常规战斗部,而核武器的打击范围很大,足以消弭精度不足带来的影响。
于是乎,德国战略火箭研究计划正式宣告进入集中攻关时期,在此之前,德国人已经在电机、电气、电『液』执行机构和推力矢量控制等方面进展迅速,确定了以惯『性』制导系统之后不久,第一台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便开始试车了。[]大国无疆139
火箭发动机的首次测试就取得了圆满成功,它为导弹的具体设计带来了许多好处,德国人很快拿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并风风火火的准备进行第二次时间更长的发动机试车,以及首次的火箭一比一模型的风洞实验,而几乎与此同时,研究车载系统的部门也传来了好消息,依照共和国建设集团出口至德国的八轴200吨牵引车为蓝本,结合中柴动力公司出口的增压风冷发动机、广西柳工生产的变速箱和『液』力变矩器、川渝机械公司的油气弹簧独立悬挂等等,未来承担战略导弹公路机动任务的载重车已经完成组装测试,将进行严密细致的行驶测试。
如此一来,希特勒自然想不高兴都不行,因为施佩尔送到他面前的报告,赫然是首次进行核试验和远程火箭试『射』的报告,虽然严谨认真的施佩尔显得有些呆板,竟然在报告之前附带了太多的技术资料和说明,但这也并不影响希特勒的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