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情,让一些人暗中议论纷纷,不管怎么说,耶可汗在这次的战争中丢失的可是雄关安关崖,这是贵霜的重要屏障。
这般重要的所在丢失,这对于贵霜方面的打击是惨重的,如果说这样的罪过,不加以惩处的话,岂不是难以服众。
而割发代首,很好的挽救了这方面的情况,让一些有心之人,就算是想要散播对耶可汗不利的言论,都是无法成功的。
此时的贵霜帝国,需要有着英雄一般的人物站出来,为贵霜的稳定贡献力量,一旦贵霜无法从这次的战争中走出来,随后迎接贵霜的,将会是无穷无尽的灾难。
民众想要得到稳定的生活,不想当前的生活秩序遭受破坏。
热血的贵霜人,相应女王命令的不在少数,他们加入军中,参与简短的训练,为的就是让脚下的家园避免战争得到稳定。
就在耶可汗返回白沙瓦之际,赵云统帅两万兵马,出现了兴化城外。
兴化城内,此时仅有千余守军,大多为老弱,此时见到晋军兴师动众,浩浩荡荡而来,尚未交战,就已经胆怯了。
安关崖的丢失,让贵霜将士更好的认识到了晋军的凌厉,更好的认识到了当晋军的进攻展开,会在战场上引起的是何等的动荡。
千余人,凭借兴化城,想要阻挡赵云的两万人,分明是难以成功的。
守将一合计,直接打开城门,迎接晋军进城,理所当然的投靠了晋军,并且顺利的成为了晋军的一员,得到了晋军大将赵云的允诺。
晋军大将赵云在贵霜将士心目中可是有着不低的地位的,主要是赵云征战疆场的功劳,是耀眼的,这让贵霜的将士对赵云,不得不有着更多的重视。
取得兴化城的控制权后,赵云任命原本的守将,继续负责兴化城之事,留下千人辅助,率领剩余兵马,浩浩荡荡的向着兴化河而来。
兴化河,算不上壮阔,却是能够成为帝国都城的屏障,想要渡河,需要有着一定的手段,而贵霜方面在兴化河的对岸,驻扎有兵马,是不会让晋军顺利的渡河的。
想要渡河,就要有工具。
这一点上,贵霜人做的是比较彻底的,直接将沿途村庄渡河工具,全部焚毁。
如此的话,晋军渡河的时间,就会被极大的拖延。
赵云离开兴化城,队伍却是越发的庞大,正是从兴化城搜集而来的渡河工具。
耶可汗临行之际有着命令是不错,可是在安关崖的战争失败之后,耶可汗的命令传到兴化城,想要得到更好的执行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毕竟安关崖丢失后,兴化城可是会成为晋军进攻的首要目标。
不少兴化城的百姓,远离城池而走,躲避战争的灾难。
谁知晋军到来后,兴化的守将直接选择投降,而晋军进城后,除了搜集渡河的工具外,对百姓秋毫无犯,提供渡河工具的民众,更是能够得到相应价值的东西。
这样的情况,让晋军在贵霜百姓中间的威信,无形之间得到了提升。
渡河工具,不算多,仅仅只能满足百人渡河,但这对于赵云而言就足够了。
在队伍中,更是有着会制作渡河工具的民众,他们将会成为晋军渡河的辅助力量。
之前还是贵霜的民众,此时却是要为晋军进攻白沙瓦贡献力量,不得不说,这是对贵霜的极大讽刺。
但战争在失败之后,就是如此,民众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来,他们中间或许是有着热血之辈,但是碍于晋军的强盛和他们的弱小,不敢轻易的冒犯晋军,或许是在等待着机会。
但是更多的百姓是想要结束战争,是想要有着稳定的生活的。
晋军对百姓的秋毫无犯,对民众的态度,让贵霜的子民对晋军的态度亦是在发生着改变。
晋军在攻占安关崖后,调整兵力,向着兴化河进发,这是进攻贵霜之战,刻不容缓,攻占两座城池是一方面,尽快的渡河,击溃对面的敌军,让晋军能够顺利的渡河,才是关键。
这等时候,渡河工具,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就在赵云攻破兴化城的同时,黄叙、典满率领两万晋军,顺利的夺取荣遂城的控制权,与赵云一般,兵不血刃,取得了城池,战争的顺利,绝对是超乎想象的。
不过当这一切是建立在晋军取得了对战胜利的基础上的时候,就显得那般的理所当然,晋军的胜利,让贵霜之人胆寒,更是让贵霜的守军没有对战晋军的勇气,他们在晋军到来之后选择投降是最为明智的事情。
当晋军到来,夺取城池,能够给贵霜的民众带来的是稳定,不是战争。
两座城池落入晋军的掌控,为晋军渡河,能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尤其是兴化城,作用最大,临近兴化河的兴化城,在渡河的工具上,比之荣遂城多了太多,若非是有着之前耶可汗的命令的话,仅仅是兴化城的渡河工具,就足以一次性让千人度过兴化河。
而今有着工匠,更是有着兴化城的匠人,晋军当即开始忙碌起了打造渡河工具的事情上。
“子龙,此时干系重大,派遣一员将领前往即可,你可是我军的旗帜,岂能如此鲁莽?”吕布听到了赵云的提议后,眉头微皱道。
赵云抱拳道:“圣上对臣有知遇之恩,此恩情,云纵然是万死,也难报万一,圣上时常教导我们,为将者,不能于战场上畏惧生死,即便是明知前方有着危险,也有挺身而出的勇气。”
“如今我军难以在短时间内渡河,敌军方败,军心慌乱,若是能够以精锐的骑兵,迅速渡河,对敌军实行袭扰,则能让我军更多的渡河,如此,我军渡河,将会更加的迅速。”
吕布叹道:“朕何尝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你为了晋国,付出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