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哥昌喜的婚期,一直没有定下。在这之前,大哥和女朋友,不温不火地谈了三年。女方家有势力,父亲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姑娘一直对昌喜有成见,讨厌他整天一本正经的正人君子相。两人在一起时,昌喜总像在机关做事一样,咬文嚼字,打着官腔,特别是昌喜长年穿着带补丁衣服,脚穿一双洗得泛白的解放牌胶鞋,让姑娘顶看不上眼儿。倒是姑娘的父亲,从昌喜平日的装束上,发现了这年个轻人的潜力,执意要认他做女婿。姑娘无奈,只好找出各样的理由,把婚期一推再推。
不料二哥昌乐和女朋友之间,出了点小问题,打乱了家中的正常生活。二哥的女朋友怀孕了,必须得马上结婚,才能遮住未婚先孕的丑事。昌乐的女朋友,和昌乐同在一所学校,也是教师。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奉子成婚,这在金宁城,还未有过先例,何况二人早就谈得情投意合,瓜熟蒂落,只是碍于尊长有序,父母才决定在昌喜成亲后,再给昌乐操办婚事。
眼下既然节外生枝,父母也沉不住气了,下周末,趁昌喜回家度周末,父亲恒安给昌喜未来的岳父写了一封信,让昌喜亲自送去。信中,恒安言辞温和友好,诉说了对未来亲家的敬仰之情,只在信的末尾,提到了昌喜已近而立,佳期将过,如高亲心怀犹豫,担心犬子有辱令爱,长痛不如短痛,不妨早做决断,免得耽误了令爱的终身。
这封信笺那么有效,下一个星期六,昌喜回家时,就把姑娘父亲的复函带回家里,信中,对准亲家信中所言,大感英雄所见略同,并替女儿做主,让亲家把婚期定下。这样,甄家很快就把婚期确定下来,昌喜的婚期,是四月二十八,老二昌乐的婚期,定在五月初六。这两个日子,都是皇道吉日。
几乎在同一时间办两桩婚事,甄家人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结婚的被褥得赶制,新人的衣服得添加,办酒席的饭店得预订。好在昌欢办事伶俐,忙前忙后,替父母省了不少心事,体体面面地把婚事办完了。
昌喜在机关里分到了房子,有了自己的家;昌乐还得在学校排号等着分房,暂住在家里早先他和哥哥一块住的厢房里,和父母一块儿起火。
昌乐每月工资交妻子把着,二人在家里白吃白喝,还得母亲侍候着,昌乐媳妇不长眼色,看饭摆好了,上桌就吃,吃过饭,抬屁股就走,好像在这个家里,她就应当享受这种被人侍候的生活,气得婆婆常拿白眼看她,她也不理会,装着没看见。好在昌欢手脚麻利,家里的活儿,到了她手里,一会儿功夫就干完了,婆婆这才没说出难听的来。
过了年,粮食系统改革了,政府放开了粮价,允许私人经营粮食。没有了国家调拨的平价粮,饲料厂竟争不过私营企业,很快倒闭了。失业的昌欢,心灰意冷地回到家里。
家里人都替昌欢难过,觉着昌欢的命,实在太背了,总是坎坷不断,一时又想不出太好的办法帮助她,只能说些宽心话,安慰安慰,劝她慢慢在家等待机会。
家里和往常不同了。早先,家里只有爷爷、父母、兄弟,是一家人,昌欢住在家里,还不觉得生分;如今却不一样了,二嫂和他们一块过。虽说二嫂把持着二哥的工资,也不往家里交伙食费,又不帮着操持家务,可她毕竟是二哥的媳妇,进了甄家门,就是甄家人,可昌欢是出了嫁的女儿,按当地的风俗,已是外姓人了,如今离婚回娘家,便是寄人篱下了。早先昌欢有工资,月月往家里交钱,人又勤快,长眼色,家里家外忙着,住在家里,还勉强说得过去,如今下了岗,没有了经济来源,年轻轻的,赖在家里蹭吃蹭喝,别人嘴上不说,倒是昌欢自己心里沉不住了,白天无事,一个人上街转悠,打算寻点什么事做,也好养活自己。
古城南门外,新开了一个集贸市场,也就是政府划出一块空地,让小商贩们在里面做生意,卖些小百货、果蔬一类东西。平时,昌欢到那里买过菜,至于服装百货之类,因为信不过小贩们的地摊货,总要到大商场里去买。听说那里的货色,都是小商贩在沈阳五爱市场捡来的便宜货。眼下生计无着落,昌欢也动了去碰碰运气的心思。
在市场转了两天,探寻了一些小贩们的底细,昌欢觉得,服装、鞋帽之类,本钱太大,风险也高,眼下她还没有这个实力,倒是女孩子们喜欢的小件首饰,价钱不贵,本钱也小。盘算了几日,昌欢打算在这上面试一试运气。
一天夜里,昌欢带上自己的全部积蓄三十元钱,一个人乘火车去了沈阳。在五爱街,各色价格低低廉的首饰,看得昌欢眼花缭乱,最终她相中了铜制仿真金戒指。这种煜煜闪光的戒指,和真品一般无二,装在红绸裹着的首饰盒里,价钱也低得可以,批发价仅仅五毛钱。昌欢心里喜欢,一冲动,拿出兜里的一半钱,进了三十枚;剩余的一半钱,又进了些塑料头花、镀金发卡之类的小东西。办完货,当天乘火车赶了回来。第二天一早,兴冲冲来到集贸市场。
市场并不顺从昌欢的心思,尽管昌欢给仿真金戒指的定价并不高,只卖两元一枚。一周过了,仅卖了五枚。倒是塑料头花一类的小东西,很快销售一空。扣除税费,赚了不足二十块钱,更多的本钱,押在了仿真金戒指上。
一天,本家二大爷恒富到市场里闲逛,看见昌欢正在兜售仿真戒指,笑着问,“你从哪儿弄来这些金货?”说着,拿起一枚,在手里摆弄着看。
“什么金货?”昌欢笑着说,“假的。二大爷来买菜呀?”
“不买,随便过来溜达。”二大爷说,眼睛却不离开这些假戒指,“假的?这不跟真的一样吗?”摆弄了一会儿,又问,“卖多少钱?”
“两元。”昌欢笑着说。
“两元?”二大爷笑了,“太便宜了,这么好的东西,卖两元,太可惜了,当真的卖多好啊,卖一个,等于你卖一堆。”
二大爷喜欢昌欢,平日爱和她逗笑,现在退休在家,闲着无事,四处转悠。不过刚才这句玩笑,倒是提醒了昌欢,让她心里有了想法。
傍晚收摊儿回家,走在路上,昌欢想起了一个故事,是从父亲那本书稿里看到的,说的是很早以前,江湖上有个帮人贩运的船工,为人机灵,好搞谑头。一日泊船金陵,主人登岸公干,临行前,叮嘱他说,金陵是骗棍横行之地,要他守在船上,多加小心,不可上岸胡来。船工听了这话,反倒激起他骨子里的好奇,想见识一下金陵的骗子,手段有多厉害,便推说要到码头上的店家吃顿饭,解解馋,从主人那里支取了两块大洋。主人走后,船工随后夸上褡裢,跟着上了岸。上岸后,船工在街市里,看见有孩童们正用假银币玩耍。那假币制的和真币别无二致,上前一打听,才知道,一块真大洋,可兑换一百块假币。船工灵机一动,掏出怀中的两块大洋,兑换了二百块假币,又往店家要来两张红纸,把假币打了封,放进褡裢,开始在街上逛游。来到一家商行门口,见对面台阶上坐着一个中年男人,身着貂皮短袄,嘴含银制嵌玉烟管,有滋有味地坐在那儿过瘾,两眼贼溜溜地往街上扫着。船工停了下来,在商行门口徘徊,也不进去,旋身坐到商行外的台阶上,从褡裢里掏出一张纸儿,嘴里振振有词地念道着什么。果然,过了一会儿,正在吸烟的男子冲船工喊了一句,“喂!你在干什么?”
船工听见呼喊,凑了过去,把手里的纸儿递那人,说,“我叔家要嫁闺女,他不识字儿,求我帮忙,进城置办嫁妆,我也不知哪里能置办齐全,正作难呢。”
那人接过纸单,上面果然罗列些嫁妆需要的货色。再看船工的装束,也像乡下人,心里就起了歹意,低声对船工说,“你老哥今天幸运,遇上了我,要不,今儿个非挨宰不成。”边说,边指着身后的商行说,“这家商行太狠,货色也不好,我姑家在后街有家商行,专卖你要的这些东西,我带你去,给你个熟人价,至少比这里节省二三十块。”
船工听罢,千恩万谢,说了些好话,那人就起身,领船工往后街去了。二人也不走大路,专捡拐弯抹角的胡同走。船工原本是跑江湖的,一看此人领他走的路径,心里就知道七八分上手了。拐进一道胡同,船工看见一间茅厕,趁机捂着肚子说,一早行船,着了凉,内急,想进茅厕方便一下。说罢,将肩上的褡裢取下,交给那人,求他帮着看管,那人也不推辞,接过褡裢。船工正要入厕,忽又说道,身子发冷,要借那人身上的貂皮短袄穿一会儿,暖暖身子。那人本要不借,只是刚才一搭手,掂出船工的褡裢里,至少有二三百块大洋,便装着不情愿的样子,脱下短袄,递给船工穿上,嘱咐道,“小心些,别给我弄脏了。”
船工穿上短袄,又盯着那人的银制烟管说,“一早上赶路,连口烟儿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