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易被人说闲话!
尽管易京朝廷很多人都认为萧灵玉离开之后,王怀义是接任左都御史的首要人选,但是叶明盛首先就排除了王怀义!
叶明盛认为王怀义是一个侦缉调查的好手,并且具备一定的ZZ头脑,但遗憾的是他的ZZ头脑,ZZ经验并不足以让他担任左都御史这样的高官,让他承担监察百官的重担!
此外王怀义之前一直在内卫工作,并没有在各级衙门任职的经历,因此在朝堂上很多人都认为,王怀义就是像王学成一样的特务,是叶明盛的鹰犬狗腿子,所以他们并不待见王怀义。
当初叶明盛任命王怀义担任右都御史的时候很多人就有微辞,但是在叶明盛的命令下他们并没有发作。
而如果这次叶明盛这次让王怀义接替萧灵玉,那么可以预见那些文官尤其是都察院的那些御史,一定会联名上奏反对叶明盛这个想法。
目前在萧灵玉的接替人选上,叶明盛脑海中有三个选择,第一个人选就是现任大理寺卿朱孝文,第二个就是现任吏部左侍郎沈长虹,第三个人选就是现任云并按察使楚知易·····················
朱孝文曾经担任辽阳按察使,后来又担任了大理寺卿,如果让他担任了左都御史,优点在于朱孝文履历很好年富力强,有相关的工作经验,ZZ头脑也不错,让他担任左都御史他可以直接上手。
但是缺点在于朱孝文是崔绍的学生,他和崔绍的关系太过亲密了!
礼部左侍郎沈长虹尽管不是奉武军起家时期的老人,是后来奉武军攻陷齐鲁之后从齐鲁布政司选拔上来了,但他一直以来也是叶明盛比较欣赏的一个干才。
沈长虹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而且在易京朝廷中声誉一向非常不错,而且年龄也不是很大今年才四十五岁,正是官场上的黄金年龄,经验丰富年富力强。
但是沈长虹的缺点就在于,他这个人有时候过于八面玲珑了,看上去和谁关系都不错,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他有时候过于瞻前顾后算计利弊得失,缺少了担任左都御史应有的刚直!
第三个人选楚知易,此人是古三思的老部下,也是古三思的嫡系人马,当年古三思担任人事局局长的时候,也是将楚知易提拔成了副局长!
当初叶明盛在组建易京朝廷的时候,按照原定的计划古三思是吏部尚书,沈长虹是吏部左侍郎,楚知易是吏部右侍郎,但是因为后来张雄的加入,所以楚知易就被挤下去了·······················
不过古三思很是照顾自己这个老部下,奏请叶明盛将楚知易调去了云并担任按察使,而在云并按察使的岗位上楚知易和担任布政使的叶浩配合的很是不错。
楚知易优点在于自身非常过硬,当初他担任人事局副局长的时候,有的人想要孝敬他,他非但没有接受,反而将这个人给举报了,而一些同僚的应酬聚会,他基本上也不参加。
尽管之前担任人事局副局长的时候俸禄并不低,但是因为易京的房价物价高,而楚知易又将他爹娘,两个哥哥嫂子三家人全都接了过来,这就导致二三十口人全靠他一个人的俸禄,所以日子过的还是有些紧,连宅子也都是租的,为此也有人在背后叫他海知易。
老实说楚知易虽然清廉,但是在官场上实在是有些曲高和寡不合群,如果不是古三思欣赏他的才能一直罩着他,他在官场上根本走不到今天,老早就被人排挤边缘化了!
所以从行事风格上来讲楚知易是适合担任左都御史的,他有着御史应该有的刚正不阿,能够做到不计得失直言上谏!
但他的问题在于他过于刚正不阿,眼里很难容沙子,而过刚易折,让他来担任左都御史,对整个易京朝廷而言,或许是一把双刃剑······················
·························
·························
易京,王府
“哎呦,这不是我们王大处长吗!”
“今天这是刮了什么风,把王大处长您给刮来了?”
房间中王学成面对着原配妻子叶玲的冷嘲热讽,心中不由强忍住不快来到了叶玲的身边笑着说道:
“玲儿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这里是我家啊!”
说完王学成强忍住内心的恶心,想要牵起了叶玲的手,然而叶玲对于王学成的殷勤却是一点都不买账直接甩开了王学成的手说道:
“王学成你还知道这里是你家啊?”
“你说说你有多长时间没回来了?你姓王的上哪S去了?”
面对着叶玲的粗鄙言语,王学成内心可以说是非常后悔,当初为什么娶了这样一个村妇!
不过想起自己的目的,王学成还是笑容满面的说道:
“玲儿,我是统调处处长,我不仅要负责大帅的安保工作,还有很多的工作等着我去处理,所以希望你能够理解我一点,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为了咱们这个家!”
面对王学成这一套说辞,叶玲是一点也不买账,直接双手叉腰就是骂道:
“呸!王学成你个没良心的狗东西,你撒谎是真一点不脸红啊!”
“你和那几个臭彪子小妖精怎么鬼混的真当我一点不知道?还有你那个姘头红云,在外面打着你的名号捞银子,这都是为了我,为了咱们这个家?”
“你们这帮东西就没有一个好人!老娘当初真是瞎了眼找了你这个抛妻弃子的狗东西!”
“你们就混吧!我看你们能不能混出一个好结果,姓霍的可就你前面等着你王学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