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场的人全都怔住了,嘴张开半天合拢不上。老万岁张献忠也看呆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大睁着眼睛询问这名考生的籍贯姓名。考生的回答是:
“夹江县王志道”。
张献忠盯着王志道默然良久,幽幽的说:“有才如此,他日图谋我的必定是你啊!”当即下令将王志道砍头祭旗。
可怜夹江秀才王志道,好学工书,年方二十七岁,刚刚娶妻生女。后来,他的女儿的女儿生了个儿子,长大后根据外婆的父亲王志道的遭遇,写出了一部揭露张献忠暴行的书,叫做《蜀碧》。
在考查读书人书法以后,张献忠紧接着又组织武举人赛马。
当时,大西国不仅严禁老百姓收藏刀枪,也禁止民间养马,即使是武举人,平日也无马可骑。
将武举人集合在教军场,张献忠让人从马厩里牵出一千余匹性情最暴烈的劣马,将缰绳硬塞给武举们。
不料武举人刚骑上马背,身后突然炮响隆隆,金鼓大作,两旁的士兵也齐声高呼,烈马受到惊吓,狂奔盘旋,很多武举人堕马落地,被践踏如泥。
目睹王志道和武举们的惨死,其他考生都心有余悸,战战兢兢,知道此来成都凶多吉少。很多举子吓得直淌眼泪,有的举子干脆豁出去了,临近傍晚,趁监守的士卒一时疏忽,鼓噪而出,杀死上百名看守,趁着夜幕一溜烟逃跑了。
张献忠闻报,勃然大怒,命令都督王尚礼立案侦查。王都督本着抗拒从宽,坦白从严的办案原则,当即逮捕一百五十九名犯罪嫌疑人执行死刑,并向各地通缉潜逃罪犯归案法办。
为了防止士子们再次逃跑,张献忠下令将他们押送进成都城内大慈寺,并派来几千名士兵严加监管。
大慈寺内本来有近千名僧人,只因窝藏了一名朱明宗室成员,全寺的僧人都被杀光了,现在正好提供给考生居住。
考生们在这里的伙食倒还不错,每天每人半升小米,三天每人一碗熟牛肉。张献忠命令汪兆麟每逢三六九日来大慈寺点名查验一次。
过了十几天,张献忠忽然颁下一道圣旨,考生们赶忙跪倒接听,汪兆麟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每日劳碌,无暇考校诸生,让大家久等了。天寒地冻,临近新年,尚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咱老子心中实在不忍,今特令各处教官将所辖诸生俱于明天领回原籍,待大顺三年春天,再另外下文组织考试。钦此!”
考生们听说能够回家,不禁欢声如雷,齐呼万岁。
第二天清晨,汪兆麟全副戎装早早来到大慈寺,在大慈寺门口悬挂起一根绳子,离地四尺,下令凡年龄小,身高不足四尺者,不准迈出寺门一步。有两个小个子考生身高不及绳子,被留在寺内,情绪颓丧,眼巴巴的看着同伴们都走出寺门站队集合,不知会有什么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
全体考生都以县为单位站成一队,每队前头一个高个子士兵手执高竿,悬白旗一面,上写:某府某州某县考生。县里的教官作为领队走在最前面,考生及其仆从紧随其后,就像大型运动会开幕时的入场式。
从大慈寺到南城门,几万名大西军战士全副披挂,手持钢刀,夹道三层,站立如堵,中间仅留一条小径,供考生通行。全体士子鱼贯而行,到达城门,被打落行李,剥掉衣服,出城一个捉拿一个,牵到南门桥上,砍入水中。
如此依次出,依次杀,一直杀到半夜,才算斩杀干净。河水尽赤,积尸阻流,十几天后,方飘荡去尽。一万余名士子,“咸携册握管以就死,所弃笔砚如邱塚”。其中只有两个年岁小,身高不及绳子的考生幸免于难,被张献忠任命为文书。
这两个幸运儿,一个史籍中失掉了姓名,一个是广安(属川北顺庆府)人,名叫欧阳直,后来跟随张献忠转战川北,脱身后流落到丹棱(属川南嘉定州),与《蜀碧》作者彭遵泗的叔祖成为了连襟。
欧阳直根据自己的亲历亲闻也写了一册书,名叫《蜀乱》,又名《蜀警录》或《欧阳遗书》,见证了张献忠从胜利走向失败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