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金陵惊梦。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京古称金陵,是大明的留都。
公元前333年,雄心勃勃的楚威王灭亡盛极一时的越国,征服了东南一带。传说楚威王为了镇压东南一带的“王气”,曾派人埋金于此。这就是“金陵”一名的由来。
历史在这里跟楚威王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此地不仅没有因为埋金(其实是铜,古人称铜为赤金)而从此“金陵王气黯然收”,反而先后成为十个王朝的都城(“十朝故都”)。
这十个王朝依次是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大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相应的,金陵古城又有了建业,建康,江宁,上元,应天,天京,南京等多个别称。
当年,大明公司正式挂牌开张的时候,第一任ceo朱元璋先生早相中了这块山清水秀,虎踞龙蟠的风水宝地,决定把办公总部设立在这里。他调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历时二十余年,傍长江,依山势,建造了一座周长120华里,雄伟高耸,气势恢宏,呈葫芦状的城池堪称中国历史上气派最大的一座都城。
但世事难料,仅仅过了四十多年,靖难成功的燕王朱棣先生就任大明王朝第三任ceo后,一直难以忘怀自己的“龙兴”之地,况且也为了加强北方防务,于是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将都城迁往北京。
但迁都后的南京并没有成为“废都”,作为留都,明成祖朱棣留下了六部(吏部,兵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两院(都察院,翰林院)等一整套与北京中央政府相差无几的机构设置,这里的官员品级也比北京相应衙门的大臣不低。
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皇帝监工,官员们公务清闲,整天喝茶,聊天,下棋,闲得发慌。
在留都南京混事的官员,主要有三类人:
第一类:文臣。
有六部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六科的给事中(言官),都察院的都御使,御史,翰林院侍读学士等等,大约二三百人。
这些人跟北京的实权人物一样,都是凭科举考试上来的,学历一样,但命运不同,有的还因性格或政见的原因,不受皇帝待见,就像海瑞同志一样,于是给打发到“天高皇帝远”的南京来了。
但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史可法同志与他们不同。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万历二十九年(1601)出生,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县)人,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东林党元老左光斗。
史可法文武兼备,崇祯元年(1628)进士及第后,在仕途上一路高歌猛进。治理地方兴利除弊,卓有政声,统率军队南征北战,屡立军功。连崇祯皇帝也非常欣赏他的才干,准备提拔他到北京担任国防部长(兵部尚书)。有人对崇祯说:“有可法淮扬就安定,无可法江南就危急,还是让他留在南京吧。”
崇祯十六年(1643),崇祯任命史可法为南京兵部尚书,主管东南一隅的军务。他是南京文武百官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
第二类:勋臣。
主要是明朝初年那些开国元勋,靖难功臣的后代,品高爵显,但大多没有实职,实际上成了被中央政府包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只有在举办各种盛典的时候才出来站站队,摆摆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