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许敬宗正在与刘录,还有他手下亲信幕僚苏明达说话。
苏明达说道:“相公,京城米价稳住了些。”
“那有什么奇怪的,米价一直扬,不只是关中缺米,一些地主也在囤积居奇,其实存米儿还是有一些的。两位圣上不拘礼制,为了百姓,不惜以官爵相授。这些商人们自然动心了。这是现在,秋收一来,米涌得多了,还会下掉一些。”
也有一些例外的,但大多数商人动心了。钱他们是有的,不但有财富,还有了许多田地,可定上了商人的名号,不得为官,不得考科举,甚至许多场合都不得参加。皇宫中那次宫宴是救急,否则平时大宴商人,进谏的大臣能从皇宫跪到天津桥。这也是山穷水尽了,如有一线生机,也不会让皇上这么做。
因此商人只能继续为商,世代为商,有钱也好。当真好?不是,有了钱没有相关的地位,等于是顽童手上拿着一块稀世珍宝,却是很危险的。象邹凤炽热衷于向官员交好,那也是无奈之举。甚至有生员赶考,提供帮助,不求其他,只求万一有一个高中的,又怀了恩,以后好照顾一下。没有人脉,这个时代黑吃黑,可远远超过后世。不要说他们商人,就是陈之昂,也因为官做得小,家中有钱,致仕后让一县令贪图家财,打入监牢,活活整死。
看似钱越滚越多,生活享受了,可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弄不好,翻手是云,很好看,覆手是雨,下完了,家人都要倒霉。真的有一官半爵做护身符,将财产转换为田地,成了一个地主,也就没有人说话了。世代也跟着沾光。
自从皇宫大宴后,所有商人都开始寻找门路,再说,也是顺便赚钱去。
破了例,大臣儒生苦谏,于是消息传得快。看到势头不妙,囤积居奇的地主与商人,开始就着高价放粮。大批的粮食不知在何方,粮价没有应声而落,至少稳住下来。
其实不止如此,如果那几块高梁田出一个奇怪不解的产量,嗯,不要一千斤了,有一个六七百斤,将会轰动整个天下。这个新方法就能得到推广,大量农家肥是不可能的,可是种一种黄豆增加田地的肥力,这一理论就能推广,种紫云英的人也会多起来。这两条倒是不难的。田地不需要轮休,或者不需要大规模的轮耕,产量也不要六石了,两季有一个三石。那么遇到丰年,粮食还不知掉成什么价。
至少理论上是的,也会象竹纸一样,纸不知那一年才真正推广起来,可全国纸价开始下跌。粮价如此。
所以那几块地载动了太多太多的希望,可是呢?除了附近的农民一个个好奇地过来看,居然没有一个重视。如果不是杨敏与徐俪带来的消息,始作俑者的李威本人,因为种种的事情,都快忘记了。
当然,三石四石,都是正常的,如果六石七石,会非常非常的妖异……
对这些,许敬宗却是不关心的,即使没有这次救急,朝廷确实如李威所夸,做得很好了,从各路调运粮食,又让灾民到宽州就食,也许会饿死几千几万人,但绝不会饿死几十万人。
他关心的却是此事,对政治的影响。
此事是太子想出来的,又是太子担待了骂名,粮价稳定下来,功劳却是皇上与皇后所得。看似亏了,可在许敬宗眼里,却是太子赚到了。这无形中,化解了两位圣上对太子的积怨之心。
捻着胡须苦想,明崇俨这一次输得太惨,自己不好有过份的举动,于是说道:“皇后几天前给某写了一封懿旨,责问某为何推荐明大夫。又隐隐对某推荐的裴家女似是不满。”
“相公,仆都听闻一些,那一天,裴家女与杨家小娘子、徐家小娘子,一道随太子拜访各位相公。”苏明达道。
“正因为此事,皇后才有些失望。”
刘录说道:“相公,既然皇后不满,或者再换一家小娘子。再说,裴家从来没有对相公你表示过感谢。”
“这个不能换的,裴家名门望族。某还是十几年前的身体,换就换了,就是五姓七家,某亦是不惧。不过某的身体,注定时日无多,彦伯又嫩稚了一些,仲伯与韶伯又很小,资质远不及兄长,更不能指望他们顶起许家的门户。裴家不是彦伯能挑得起来的,既然推荐了,不可再换了。但这难不倒某。裴家之所以不领情,主要杨家小娘子失德,他家又是名门望族。不过有的事情,却须是借用一些巧力的。”
说到这里,从抽屉里拿出一份东西,又说道:“这是普州参军韦玄贞女儿的一些资料。你们看看。”
两个人打开一看,刘录惊诧地说了一句:“京兆韦家。”
唐朝有许多顶尖家族的,象五姓七家都可以藐视皇权了,但还有一些家族,如兰陵萧家、河东裴家,江南朱张顾陆,过江袁谢王等等,还有关中韦杜同样显赫无比。城南韦杜,去天五尺。当然弘农杨同样薄有声名,论出宰相的人数,也比杜家多,可家族大小不仅是宰相,其他方面,就远不及这两个家族了。
“正是他们家的女儿。”
“可是很小。”
上面清楚地写着,韦玄贞这个女儿自幼聪明,而且长相很美艳,深受家中其他长辈喜欢。可只六岁……太子妃固然没有定下来,但选一个六岁的女童做什么?
“此女虽小,智慧不在东宫上官仪那个孙女之下,成长后说不定又是一个韦贵妃,只是身高恐怕不及。”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