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未免有伤和气,此次海盐牌照以探筹的方式抽取。”
新的规则就是官方制定一个承包价,有意参与的人报名后,再在众多人名当中随即抽取。
糜竺话落,现场的人神色各异,有人喜笑颜开,有人眉头深皱。
喜笑颜开的自然是那些资本少,前来凑热闹的。
眉头深皱的自然是那些资本雄厚,本来信心满满的人。
可游戏规则既然已经定下,他们也无权反对。
糜竺等待下面的人把名单收集上来,再次开口道:“报名截止,探筹开始。”
话落,堂下众人顿时目光紧盯糜竺,祈祷自己能中大奖。
“江东陆氏。”
“汝南袁氏。”
“江南商会。”
“淮阴商会。”
“……”
此次大乾向外分发十个海盐名额,随着糜竺一一抽出人名,凡是被抽到的人惊喜不已。
因为此次已探筹的方式分发名额,让这些人少出了很大一部分钱。
“陆兄,恭喜恭喜。”
“承让,承让。”
“黄会长,恭喜。”
“全赖陛下厚恩。”
随着抽签结束,现场人员心情各异,可在表面上还是相互恭维起来。
而另外一些人见糜竺要走,连上前相送。
“糜大人,不知我等今后可还有机会获取牌照。”
很显然,这是没被抽到的人不甘心的发问。
听到这人的问题,周边其他人也纷纷竖起耳朵倾听。
糜竺笑道:“名额既定,短期内自然不会再行分发。”
看众人一脸失望的表情,糜竺道:“诸位莫要只盯着海盐,陛下曾言,我中原之外还有无尽疆域,如今海路既开,诸位可派人去海上看看,或许那无尽的财富等着你们去发现的。”
这话一出,众人又是神情各异。
他们不怀疑糜竺的话,更不会怀疑陛下的话。
只是他们也看过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那大浪比长江之水、黄河波涛还凶勐,寻常船只怎么在海上出走。
除非铁甲船普及了。
聪明的人心中一动,默默在心中筹算开来。
糜竺看这些人的神色,就知道他的目的达成了,于是不再停留,在众人恭送中离开来了。
楚歌比当世任何人都知道海外的广阔,更何况这方世界的大小三倍于曾经的地球,以大乾官方的力量,想占尽全球,必定是旷日持久。
要想早日纵横四海,尽得海洋之利,还需借助民间的力量。
海盐之事落下帷幕,楚歌坐船沿着海岸线走了一圈后,开始指定几个地方,让人建设港口和船厂。
“海外浪疾风高,当以铁甲舰为主,你等以‘太初号’为蓝本,多多制造船只。”
“是,陛下。”
视察了一下船厂后,楚歌带人坐船离开。
回去的路上,李儒不解道:“陛下,把铁甲舰卖与商贾,会否不妥?”
楚歌笑道:“海洋不比内河,寻常船只无法通航太远,且海外诸国野蛮,随商贸展开,必定海盗横行,若无自保之力,等若送羊入虎口。”
这话一落,仿佛印证楚歌所说,远方海面上,突然行来一只船队。
船队的桅杆上挂着各种乱七八糟的旗帜,旗帜上有镰刀,有战斧,那甲板上的人袒胸露乳,彪悍十足,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的样子。
只是船上的这些人看到铁甲舰,也惊呆了,一个个手忙脚乱地转动风帆,想要逃离。
楚歌不由好奇道:“长江入海口,怎么会有海盗?”
李儒眯着眼睛看了一下,向楚歌道:“陛下,这些人应该是大明郑家的人。”
郑家?
郑芝龙。
郑成功吗?
楚歌恍然,郑芝龙时期的郑家,确实依靠大海,既跑商,又不时扮演海盗,黑白通吃。
只是让楚歌奇怪的是,看那些船只航行的方向,分明是朝着原宋地的江南地区而去的。
“他们这是做什么?”
李儒道:“这段时间时有难民南下,看样子,郑家在做行脚商人。”
“难民?可是长江以北的明人?”
“是的,陛下。”
楚歌道:“跟我说说大明的情况。”
李儒整理了下思绪,道:“前些日子,细作传来情报,说是李自成已带兵进入bj地区……”
李自成带兵进bj了?
楚歌一愣,一段时间没关注其他地方的情报,想不到大明就要进入这阶段了。
李自成带兵进bj,那么崇祯想来也快要上吊了。
崇祯上吊,代表大明亡国。
可李自成也没讨得好处,这些起义军虽然推翻了大明朝,可也算给大清做了嫁妆。
想到大清朝,楚歌就觉得不爽,这个朝代算是中华名族最屈辱的朝代之一了。
“文若,若朕想出兵大明,粮草可有余?”
甲板上的荀或一愣,陛下怎么心血来潮,突然想再次东出?
之前不是说好年内除了北方和金人的战事外,不再对外用兵吗?
按下心中疑惑,荀或开口道:“陛下,如今粮草大都已救济各地百姓,若想对外用兵,需等今年的秋粮收货之后。”
郭嘉道:“陛下想对明朝用兵?”
楚歌点头又摇头道:“明朝已日薄西山,不用我们动手,都要亡国了,朕只是不想我中原国祚落入草原之人的手上。”
“陛下是说那些清人?”李儒道。
楚歌点头:“是的。”
李儒有点奇怪,以之前的经验看,清人南下灭掉明朝后,他们大乾再出来收拾残局,不仅能得民心,也劳而不费,不是更好。
这样想着,李儒当即问出了自己的疑问,荀或和郭嘉也同时看向楚歌。
楚歌哑然失笑,挥手道:“也罢,是朕想茬了,万事不可圆满,既然粮草不济,就按原来的计划,来年再东出不迟。”
三人点头,不再追问。
楚歌又道:“虽然我等没余力东出,可若有难民渡江来投,你等也一视同仁,就近安排在江南地区,来年好行耕作之事。”
“是,陛下。”一众官员连恭敬应道。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