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就在朱恒为了改革努力之时,嘉靖也在筹划着自己的斗争。经过两年的经营,嘉靖已经入门了皇帝这一职业,也不再是孤家寡人了。
有皇帝这个金字招牌在,只要他站在那里,自然会有人向他靠拢。斗争初期,张璁,杨一清,王守仁之流就选择了靠向嘉靖。
杨廷和集团实力还是强大,根深蒂固。为了大家的利益,自然不会允许新的人进来瓜分蛋糕。
张璁因为一开始就站出来挺了嘉靖,被嘉靖连升数级,从礼部观政提拔到礼部主事。可是杨廷和等人怎么会容忍此人站在朝堂中为嘉靖摇旗呐喊呢,没看到就连老资历的杨一清还不是被按的死死的没有复职吗。一系列的操作打压,终于把嘉靖的红人发配去了南京。平调当了个南京刑部主事。
一下子,朝中帮嘉靖说话的声音小了许多。但是嘉靖的脾气还是很倔的,你要斗我就和你斗下去。
开封贪污案给了杨廷和集团一记沉重的打击,也给了嘉靖那边反扑的最好时机。
嘉靖通过太监与南京的张璁联系,计划着。同在南京刑部任主事的桂萼与张璁志同道合,决定一起行动。
一切筹备完成后,张璁与桂萼旧事重提,再次上书嘉靖,疏请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帝为皇考。
嘉靖看到奏折后再次在早朝中提起此事,自然受到了杨廷和等百官的反对。说求推舟,嘉靖退让了一步,说:“此事可以再议,但朕以为张璁,桂萼忠于大明,热衷朝政,应当重新启用,即日召回京,任礼部主事。”
就这样,张璁又回到了北京,顺带多了个帮手桂萼。
杨廷和与众多心腹商议,礼部尚书汪俊劝说杨廷和:“张璁,桂萼二人归附陛下,对我等不利,我看要想办法让这二人永远闭嘴。”
杨廷和认可了这个想法,随即计划着找人偷偷除掉他们。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也没有不被锦衣卫获知的秘密。得到消息的陆炳安排人手暗中保护张桂二人,阻挡住了几次暗杀。保住了两人的性命。
没过多久,嘉靖下旨,封张桂二人为翰林学士,负责礼仪问题,变相的支持张璁二人继续就“继统继嗣”问题向杨廷和开火。杨廷和那里多次暗杀没有成功自然也不会在继续下去。
张桂二人受嘉靖指示,不时地抛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在舆论方面得到各方支持。试图扭转局势。
这招的确卓有成效,没多久湖广总督席书就上书附和张桂二人,为嘉靖站台。这可是重量级的人物,他的公开支持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还有他身后的一帮子人。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连锁反应。
这不,紧接着吏部员外郎方献夫又表示支持“继嗣不继统”。其实杨廷和集团也知道,他们的软肋就是遗诏中的那句“继嗣”,但是也没有后悔药。随后吏部尚书乔宇出力打压了此人,斗争愈演愈烈。
同时在野的杨一清发力了,看准时机,他在朝中的心腹一起上书,表示支持“继嗣不继统”的观点。这可是一帮子具有攻击力的人,在朝堂上还是具有些实力的,这招一出反响不可谓不大。
再说王守仁,他学生众多。在他的授意下,拥护者们纷纷在民间发表言论支持嘉靖,制造舆论攻击杨廷和集团,使得懵懵懂懂的百姓也越来越感觉皇上是对的,杨廷和那帮子人太坏了,不让他认自己的亲生父亲。
朱恒在此之际,每天利用《上海日报》来引导舆论,不管能不能影响到北京的朝堂之上,至少能起点作用。
现在《上海日报》已不单单是上海人在读,就连浙江,江西等地都有人抢着买回去。如今《上海日报》在江南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煽动力的。这可是对手不曾重视,还未掌握的宣传的力量。江南等地的百姓,在宣传战的攻势下,一边倒地支持了嘉靖。
量变到质变,一时间,支持嘉靖“继嗣不继统”的声浪达到顶峰。杨廷和集团感受到了嘉靖全方位的反扑。一方面自己这里的人被嘉靖打压,被锦衣卫查办,另一方面支持嘉靖的舆论不论朝野,越来越高。眼看着自己这边就要在这场斗争中败下阵来。但是没办法,此时已经由不得他了,必须迎战,没有退路。
无奈之下,杨廷和选择了全面开战,不再选择先前的妥协退让。既然事态发展到目前的地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杨廷和发动了所有在朝的力量,与嘉靖展开了最终的较量。输了就全输了,赢了也是暴露了自己朝中的实力,今后在对方的报复下,势必要牺牲掉一部分棋子。可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如此这般,杨廷和集团算是和嘉靖彻底地撕破了脸皮,斗争从暗处直接走到了明处。皇权与阁权之争就此到达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