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京的。五月初二,上京的批文就下来了。
批文非常简单。由于大赵立国以来一百多年中,从来没有过临阵处置一军司马的前例,所以朝廷在惊讶之余也非常重视。上三省在请示之后,马上从六部里抽调了三位侍郎,由一位文英殿大学士带队,马上就到燕山来彻底勘问查办这件事。批文里还特别强调,因为牵扯到案中的主要当事人霍士其与商成沾亲带故,为了公允起见,因此在案子勘验的过程中,商成必须回避。
商成当然知道他必须要避嫌疑。可朝廷一不停他的职,二不撤他的官,却偏偏要他回避,他怎么回避?他去哪里回避?他倒是想称病,而且他也真是病了一一头疼得晚上觉都睡不好一一可战事刚刚结束,诸般事情纷至沓来,他就是想休息一段时间,先不说郭表张绍他们会不会同意,就是陆寄和狄栩他们也不会赞成。自打他从留镇回到燕州,这两个人完全不顾他眼疾沉疴,一天要找他十几趟,无论大事小情都要跑来找他商量。他们的信任当然让他觉得感激。可卫署想在西城新盖几个给官员们分配住宿的小院落,象这种小事情也要他来拍板拿主意,就实在太让他哭笑不得了。有时候他忍不住都在想,难道说燕山卫离开他商成,就真是不行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他心里很明白,无论是郭表张绍,还是陆寄狄栩,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不关心他的身体状况,而是想通过这些事让朝廷知道,眼下的燕山暂时还不能少了他商瞎子。
事实上,他自己也不想以身体不好的原因请假休息。他搞出的这付烂摊场,总不能让别人来替他担责任!他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好,也不能这个时候撂挑子!更重要的是,经过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他已经很了解燕山当下的情况,不管是卫军里的情况还是衙门里的情况,又或者是地方上的情况,他都非常熟悉。眼下燕山的局面已经大有改观,而他也知道燕山最紧缺的是什么,还知道下一步下两步该怎么走,他会努力做好一切。即便不能保证所有的事情都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结果,但至少要少走很多弯路……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递送朝廷的文书里,在深刻检讨自己过错的同时,他也言辞恳切地提出,希望能继续留任燕山提督。
他知道,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了。他这样做了,落在别人的眼里,通常会留下一个“狂妄”的印象。但他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待他。他觉得,两位宰相都是通达事理的人,上三省和朝廷应该能理解他的想法。
朝廷的确理解他也相信他。五月初的批文中已经既隐晦又明白地告诉他,朝廷同意他留任。
但他还是要回避朝廷对霍士其的查勘。
最后他接受了陆寄的建议,去燕中北地区走了一圈,走走军营民情,顺便也散散心。
可这心怎么散得了啊。仗是打完了,战事总结却需要他来主持,他怎么散心?李慎被执行战场纪律,右军上下人心浮动,他能放心得下?右军镇守着燕东门户,司马的位置更是一刻都离不开人,这个人不及早任命,或者任命的人能力不足,说不定还要酿出什么事;兵部迟迟不在燕山右军司马的人事问题上表态,显然就是在等燕山方面的举荐。这么一个节骨眼,他这个有举荐权的假职提督却在袖着手到处闲逛,这能不教人着急上火?还有这燕中北地区春旱连着夏旱,地方官府为抗旱的事忙得焦头烂额,他这是在视察还是在添乱?
好在十七叔的事总算有了个眉目,他终于可以回来了。
一到城里,他家都没顾上回,就直接去巡察司衙门,和霍士其见了一面。
现在,他才回到家,胡乱刨了点吃食填了肚子,马上就在家里前后见了好几拨客人。说军事的,谈政务的,讲水利的,论教育的,还有求官、告状、讨好、混脸熟的……什么样的客人都有。等他把最后一拨人送走,都敲四更的更鼓了。
他连浑身的臭汗都没力气去洗,就朝炕上一躺,心里嘀咕了一句:早知道这样,就不该留任啊……
他立刻就陷入了深沉的睡眠中。
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