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最后一个方阵行过不久,街边的、观礼台上的、路口的、金水桥两侧的、**内的大清**民俱都向着城楼上的“国家象征”“大清国从刚刚战败走向强盛的希望”“三万万六千万国人的皇帝”跪伏山呼。
在被儒家理学〖道〗德观麻痹得难以自拔的国人心目中,大清国的好都是皇帝造就的,天恩浩荡!大清国的歹则是奸臣们作的孽,皇帝迟早会要了奸臣们的脑袋!老实到麻木的国人在刚刚经历过一场荡涤心灵的洗礼之后,最先想到的不是军队本身,更不是那个骑在白马上的年轻将领,而是感谢大清国的皇帝为大清国带来了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
似乎,从这一刻开始起,大清国就可以不受洋人的窝囊气了,大清国又是真正的天朝上国了,大清国的皇帝真个是中兴明君了。
光绪略显消瘦的小脸上充溢着红光,此时的他已经在不自觉间放开了搀扶太后老佛爷的手,双手频频向城楼下山呼万岁的臣民们挥舞,眉宇之间满是难以压抑的自得和洋洋喜气,却依旧保留了几分皇帝应该保留的矜持之态。
阅兵,打压后党、震慑洋人,如今更收取了京城百姓的民心,一举数得的大好事儿,杨格办得漂亮,漂亮得远远超乎了皇帝的想象!不可否认,今天的皇帝总算见识了“何为强军”!平时,在西苑紫光阁前演武的作为,在大军滚滚而过,气势如虹之际,真如小儿玩戏一般。嗯.......得空要好生向杨格讨问治军之道,以便他日御驾亲征时挥斥万军、克敌制胜。
兴许是阅兵留给国人的震撼太大,其后的南河沿宅子的喜事儿就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倒是越来越多的京城百姓在错失观看阅兵之后,又得知大军在德胜门外休息,便纷纷自发的涌向德胜门,挤出城去看个仔细。各种各样的传说也随之在全城流传,什么第一军的大兵不会眨眼睛啊,什么第三旅足足有三万精锐啊,什么第三旅以前在辽东如何痛揍倭鬼子的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反正,新军,也就是大清帝国国防军第一军第二师第三旅,被人们越传越神,几乎如天兵天将一般了。
因为预计到阅兵会造成交通影响,杨冯两家的亲事免了迎亲、送亲的俗套,等杨格、冯义和从德胜门外回来,门口的吹鼓手们就锣鼓喧天的闹腾起来,数目有限的宾客们也纷至沓来,无一不是显赫之极的人物。
浑身湿透的杨格洗了一个热水澡,穿上一身干净的军服充作礼服,刚刚拾掇妥当,就听前院的喜曲声变了调子,又是一阵山呼万岁声。赶紧的,真像他娘的打仗一般,又匆匆赶到门口迎驾,恭恭敬敬的接了皇帝,和连带青黑之气却硬是挤出一丁点笑脸的皇太后,并不受皇帝待见的皇后、还有二位嫔妃......以及侍卫太监宫女一大群进府,安置在内院正厅的喜堂上端坐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赞礼官顺善就高呼道:“吉时已到!”
皇帝赐婚,在天地君亲师、忠孝仁义的纲常下,李鸿章作为杨格的恩师、冯义和作为泰山老丈人都得靠边儿站。
喜堂正中坐了老佛爷,左边是皇帝,右边是皇后叶赫那拉.静芬,后面还站了瑾妃他他拉.宁馨、香妃他他拉.瑞雪,噢,还有,皇后还牵了一个穿着杏黄团龙袍服,年约十来岁的小男孩,名曰爱新觉罗.载沣。载沣身后站着一位长身马脸略显富态,有顶戴huā翎却身着总管太监服色中年人,此人就是李莲英了。
李鸿章、冯义和只能并排坐在喜堂的左首边,对面是恭王奕訢和庆王奕劻。
此时的婚礼,对结亲的两家人,对新郎官和新娘子来说,有点纯属折磨的意思,转移角度想一想,又是极大的荣宠。
随着顺善的唱礼,两位二品诰命夫人扶出一身大红喜服、头盖红罗帕的新娘子,与站在堂中有些不知所措的杨格牵了一条红huā绸带并肩跪了,然后麻木的跟随唱礼声向“破格恩宠”的太后老佛爷磕头三次,向“圣意亲眷”的皇帝磕头三次,又向“母仪垂范”的皇后磕头三次。这才开始拜天地,拜父母,对着拜。
拜完了,人家都是礼成了,可以进洞房挑盖头了,这一对儿还不成,得请赐婚的皇帝、皇后的旨意之后才行。
光绪乐呵呵的看了看面带急色的杨格,以眼神示意“稍安勿躁”从身后的珍妃手里接过一卷黄色绸缎制成的文书,也就是“诰命”递给赞礼官顺善。顺善高声道:“奉圣上谕,赐杨门冯氏秀若二品诰命文书,封诰二字,曰端、曰婉,按例秩比一品,特赏行走宫禁无阻!”
杨格夫妻有的趴下磕头,言称“谢主隆恩”再由冯秀若双手接过诰命。
光绪道:“杨爱卿,你说说看,朕该当赏赐你什么为好呢?”
一时间,喜堂上鸦雀无声,众人俱都朝杨格递去羡慕的目光。据说只有22岁的杨某人如今都秩一品,实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