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骑士文学 www.74wx.cc,最快更新历史遗忘的角落最新章节!

    第六部仁者有敌

    第一章南北之战

    大秦天王苻坚,先后攻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北方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疆域东起今朝鲜半岛东海岸,西至今帕米尔高原,北达今贝加尔湖北畔,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达到了强盛的顶峰。

    然而,在苻坚心里,还有一桩心事未了。那就是,处于东南一角的东晋一天不被征服,大秦天王就只是北方的天王,不是全国至尊。人生得意须尽显,实力不彰显,犹如锦衣夜行。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就连“静”字里面,也藏着一个“争”字,人生在世,不过名利二字,强如苻坚也不能免俗。

    373年,前秦军攻占了东晋的梁、益二州,即今天的陕西汉中和四川成都,将势力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

    两年后,苻坚派其子苻丕和前燕投降的慕容垂,率军十余万攻东晋军事重镇襄阳。

    守卫襄阳的东晋守将叫朱序。名字很熟?对,就是前文所叙过的,桓温北伐,在林渚(今河南新郑县东北)一战击败前燕军表现出色的先锋大将。

    襄阳,东晋门户,地势险要,朱序率军死守,甚至多次主动出城作战,屡败前秦军。

    城被围,能坚持一年已是很罕见。一年后,朱序部将开城降秦,朱序被擒。苻坚爱其才,重用之,这也为自己的败亡留下了祸根。

    襄阳城破,苻坚雄心勃勃,征服偏安江南的东晋的时机到了。然而,根据波克定理—只有在争辩中才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决定,还是征求一下群臣的意见吧。以下是大秦南征讨论会会议记录:

    时间:382年

    地点:长安,太极殿

    主持人:大秦天王苻坚,44岁

    苻坚:现在出兵东晋统一南北的条件已成熟,根据有二,一是北方已定;二是兵精粮多。粗略估计了一下,受我们调遣的军队共有约97万。

    太子左卫偕大臣石越:不可,一是依星象之见,今年不宜南下。二是晋有长江天险,汉人们又视司马氏为正统,民心所向,故不可轻举妄动,不如先固守国力,静待其变。

    苻坚: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废话。星象之事你也这么信?至于长江天险嘛,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三国时的吴王孙皓,哪个不是拥有长江天险,最后还不是被攻灭?咱们这97万大军,每人把马鞭投到长江,都能使其断流。

    秘书监朱彤:我同意皇帝的意见(紧跟领导,最领会领导意图的永远是领导的秘书)。

    苻融(苻坚弟弟):石越说得对,一是从星象看,南征不符合天意不顺;二是晋虽偏南东南,但上下安和没有内乱,也没向我们挑衅的行为,无机可乘也师出无名;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多年征战,刚完成北方的统一,士卒疲惫,人民厌战。再说,我们完成的统一仅是形式上的统一,被征服的鲜卑、羌、羯等贵族也未必就诚心臣服咱,南征应缓图。

    苻坚:你说得跟石越差不多。

    苻融:我们的意见皇上可以不听,难道连丞相王猛临终不可图晋的遗言也忘了吗?应提防投降的鲜卑、氐族等贵族,而对东晋不可轻易动武。

    苻坚一愣,王猛的临终遗言立即回响于脑海:“善作者未必善成,善始者未必善终。所以,古来明君圣王深知创业守成之不易,无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晋朝虽然僻处江南,但为华夏正统,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可图灭晋朝。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是我国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逐渐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

    苻坚若有所思片刻,撇了撇嘴:算了,讨论会结束,我自有决断。

    会后,苻坚又征询爱妾张夫人、太子苻宏的意见,二人皆不同意伐晋。

    苻坚对群臣非常失望,自己三十年来精勤治国,已拥兵近百万,而东南还存在着一个所谓华夏正统的东晋政权,为什么不能乘统一北方的胜势而一举荡平南方呢?

    微斯人,吾谁与归!

    苻坚正感叹知音难寻时,“知音”自找上门了,而且,一来就来了两个。是谁?两个投降者。

    一个是慕容鲜卑的慕容垂。前文已叙过,慕容垂当世豪杰,要不是被前燕贵族妒忌排挤,他也不会轻易投降。第二个人是姚苌,羌帅。

    羌,是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中国发现的甲骨文中,唯一一个关于氏族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

    《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姜、羌二字本一字之分化,甲骨文中也经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

    姚苌,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姚苌跟随姚襄四处出兵,在军旅生涯中锻炼出一定的实战能力。时前秦强大,称霸关中,357年,姚襄谋取关中失败,被前秦所杀,姚苌只好率姚襄余众投降前秦。苻坚夺权自任大秦天王后,任命姚苌为扬武将军。

    慕容垂、姚苌投降前秦的方式虽然不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是非自愿投降。二人都希望苻坚伐晋,动机非常好分析:如果伐晋成功,实施仁政的苻坚肯定不会亏待他们。如果伐晋失败,更是二人所期望,那样二人可以趁机复国。

    当一个男人决定干一件大事,家人、亲人全反对而仅有酒肉朋友支持时,就要慎重了,特别是中年男人,一旦迈出错误的一步,留给自己纠错的时间都所剩无几。而此时的苻坚,被雄心冲昏了头脑,见鲜卑、羌二族贵族支持自己,下定了南征的决心。

    其实,老王认为,无论慕容垂和姚苌是否支持,44岁的苻坚仍会坚持圆一下登上整个华夏至尊宝座之梦的,在人均寿命仅40岁左右的魏晋南北朝,他等不起。二人的支持,仅是苻坚自我构架的内在心理支撑和外在借口而已。

    383年5月,大秦天王苻坚颁布动员令:一是悉征国内公私马匹;二是平民10个男丁中抽1人参军入伍;三是门第较高的良家子弟,年20岁以下有材勇者,直接招入御林军封为军官(皆拜羽林郎)。为国出征参军还得看门第,可见古代的平民子弟想出头有多难。

    兵虽多,但比起统一北方时将帅班子的豪华阵容,这次的指挥系统却逊色很多。

    丞相王猛(诸葛亮)已经去世。车骑大将军邓羌(关羽)也于4年前即379年去世。右大将军杨安(马超),也早已去世。骁骑将军吕光(赵子龙)?4个月前被苻坚派去西征西域去了。这一去就没回来,肥水之战后他顺势在西域创建了一个新的帝国-后凉。本次出征的名将,只剩暮年的张蚝(张飞),和卫军将军、荆州刺史梁成(冯习或张南)。

    一样的丞相(诸葛亮/王猛)不同意攻打定都南京的政权(东吴/东晋),一样的将星陨落或外派(关羽、马超、赵云/邓羌、杨安、吕光),刘备在与东吴夷陵之战中败死的教训……但凡苻坚研究点历史比较学的话,还会不会发动这场不详的战争?

    历史比较学?那个学术大咖着作中的名词?没有,老王自己创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杨骏/曹爽、司马玮/韦昌辉、檀道济/岳飞、尔朱荣/朱温、高欢/曹操;二世而亡的王朝+超强帝国/秦+汉/隋+唐/;三国分晋(韩赵魏)/三国归晋(魏蜀吴)……

    不管怎么说,前秦一支庞大的南征部队迅速组建起来。这支部队共有90余万人,组成成分十分复杂。有苻坚的氐族人,也有汉、鲜卑、羯、羌等北方各民族的青壮年,可谓一支多民族联军。

    南征队组建完毕后,苻坚下达了全面进攻东晋的命令。

    383年8月,苻坚亲率90万多族联军从长安出发南下,其中步兵60万、骑兵27万、皇宫禁军(羽林郎)3万。同时,苻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军7万,从巴蜀长江顺流东下,欲效仿西晋灭东吴之战,造成水陆并进之势,会攻东晋首都建康。

    人一上万,无边无沿。这支90余万人的远征军可谓气势磅礴,从长安向南的大路上,步兵、骑兵、车辆、马匹、辎重,烟尘滚滚,旗鼓相望,队伍浩浩荡荡,绵延千里长。苻坚豪气顿生: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383年9月,远征军主力到达河南项城,也就是后世袁世凯的老家;巴蜀的水军也正沿江顺流东下,一部分部队从黄河北到达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市,兵锋直指江南。

    消息传到东晋首都建康,整个朝野上下被恐慌气氛所笼罩,晋孝武帝司马曜和众大臣更是惊慌失措,毕竟,不用说是近百万大军,就是百万只蝗虫飞过来,也够南方受的。

    谁也不想江南陷落于异族之手,如何对抗苻坚的这97万大军?谁来领导抵抗?家贫思贤妻,国难思良将。大敌当前,东晋君臣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人。

    谢安。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时任东晋尚书仆射兼中书令,算是当朝宰辅。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二门第,在东晋堪称top2,加上庾、桓两家,并称东晋四大门阀。

    史籍中通常描述,谢安年轻时,与大书法家、琅玡王氏的王羲之是好朋友,二人经常纵情于会稽东山,吟诗作对,不指点江山,只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众人皆以其为大才。

    与晋很多知识分子一样,谢安颇具“魏晋风度”,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投身官场。有人举荐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炒了官府的鱿鱼。当时在东晋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

    直到四十多岁时,谢安才重新出山涉足官场。因其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世人把他重新出来做官称为“东山再起”,其寓意一直流传到现在。

    其实,谢安之所以能玩潇洒、玩深沉,是因为其本身就是大地主,不愁吃、不愁穿,根本不用靠当公务员的工资生活。

    都说谢安隐居东山,其实,跟现在终南山那帮灰头土脸、面黄肌瘦的现代隐士不同,他是住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谢氏别墅里。谢灵运的《山居赋》就描述了谢氏庄园的豪华,文学青年们可以仔细研读品味一下。放到现在,就是在旅游开发区内建的豪华违章建筑,在拆违的大形势下,城管铁定是要去拆除的。

    谢安之所以四十多岁才出来做官,是因为谢家当时有失势的迹象,需要他出来重振家门。

    而因为其本家就是士族高门,故谢安什么时候出来都有官做。搁到现在,公务员考试年龄截止到35周岁,谢安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就是因博士学历年龄放宽,报考的也是主任科员以下的职位。按任职满三年才能一升的规定,退休前弄个正处级就算祖坟冒青烟了。而谢安一出来,就是妥妥的副国级。

    史籍中一直描述谢安面对前秦大军如何如何淡定,其实,谁面对这么一支巨无霸的远征军,都只能蛋疼。好在谢安毕竟是士族中的精英,手里也有自己的王牌。

    北府兵。

    东晋当时所辖领土,按职能划分,可分为军事重镇和生产基地两部分。

    军事重镇主要是荆州和扬州。荆州位居长江上游,地广兵强,是东晋北方的门户所在,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荆州设有都督府,物产、兵力占国内占东晋的一半(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

    而扬州,辖首都建康,是京畿之所在,乃东晋立国之根本。

    东晋的生产基地,主要是三吴及浙东地区,是东晋的粮棉基地。

    在乱世,荆、扬二州的长官地位远高于其他疆臣。但,荆、扬二州的长官要论短长的话,则是各有千秋。

    扬州,因是京畿所在,其地方长官可称疆臣之首,政治地位要略高于荆州刺史。

    荆州,占有全国一半以上的物资和兵力,荆州刺史是东晋最大的军阀、第一实力派。看看前荆州刺史王敦,皇帝一做令自己不顺心的事,直接率兵杀进京师教训一下皇帝。另一任荆州刺史桓温,则差点自己做了皇帝。

    谢安虽然贵为宰相,却一直为来自两方面的威胁所心焦。一方面,自然是来自北方的前秦;另一方面,就是来自内部的荆州。

    前文已有所述,荆州刺史兼扬州刺史(这个最狠)桓温意图以功高篡位未成,但他的继任者一点也不令谢安省心。

    因为,接任这个位置人的也姓桓,叫桓冲,桓温的弟弟。

    王、庾、桓、谢,东晋四大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桓氏掌握军权,连皇帝都要忌惮三分,谢安虽是宰相,也投鼠忌器,不能轻易对桓氏开刀。

    怎样才既能抵御前秦的南侵,又减缓地方军阀对东晋中央朝廷的压力?谢安给出了答案。

    编练新军。

    东晋当时实行世兵制,部队特别是中央军缺乏训练,实战机会又少,战斗力非常之弱。为充实长江下游的军事力量,拱卫首都建康,制约长江上游荆州桓氏势力,在谢安的规划下,377年10月,东晋任命谢安侄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着手编练新军。

    谢玄上任后,把军事办公地点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移到了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发出募兵告示,兵员主要从南徐州(机关所在地京口)、南兖州(机关所在地广陵)二地招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