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骑士文学 www.74wx.cc,最快更新二战之我是蒋纬国最新章节!

排班,并且进来后还会被打散掉,“要兵不要将”,从而不会把别派系的势力搞进南京军里面。蒋纬国自己有机制体系训练新兵(民兵预备役),同时会从别派系部队里挖人,以个体为单位地挖,不是以集体为单位地挖,当然了,蒋纬国也是挖将军的,他挖的都是他看中的在原先历史上或表现出色或为国捐躯的优秀者,把他们挖过来后会让他们指挥部队,但不会让他们指挥他们原先的部队,从而杜绝形成内部小派系。

    以上是补充,如果是新建,比如这次扩增10个师,蒋纬国不拿已存在的10个师进行“修修改改”,而是完全的白手起家、由始至终地新建,基层士兵是招募或挖别人墙角,中基层军官是南京军自身的(战争是军人最好的磨练过程,一场又一场恶战下来,南京军的普通士兵都成长为合格的班长排长,原先的班长排长也成长为合格的连长营长,以此类推),高层军官由蒋纬国亲自任命。总而言之,南京军只有一个首领、一个核心,就是蒋纬国本人。实际上,对于南京军上至将军下至士兵而言,跟着蒋纬国“混”是前途无量的,蒋纬国为人处事也非常不错,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产生二心。

    南京军即将增加的10个新建师的番号包括第师,被外界称之为“青年军”,如果说南京军原先的老部队是骨头,那么青年军就是新鲜血液。青年军是第二次大规模组建德械部队(德械师)。中日战争前,因为时间不够,所以只组建了10支德械部队,分别是:第3、第6、第9、第14、第36、第87、第88师以及教导总队、独立第2补充旅,它们也是南京军的前身,后被蒋纬国整顿为“十万南京军”,而从中日战争爆发后直到眼下,虽然德国出售给中国、半卖半送给中国、白送给中国的德械军火一直源源不断,但对于战争而言是供不应求的(基本上都供应给了南京军),所以没有多余的德械军火组建第二批德械部队,此时,才真正地第二次大规模地组建德械部队。第师预计需要一年时间进行组建,南京军也会从此时的17个师扩增为27个师,都是为对苏作战而准备的。

    从武汉回到北平后,蒋纬国立刻着手干了几件事。

    首先是创办军校,蒋纬国在这件事上倒没有另起炉灶,中国此时是有军校的,正规的共有四座:黄埔军校、陆军大学、海军大学、空军大学,除海军大学总部在福州并马上就要迁到青岛外,其余三座军校的总部都在武汉(南京在战争中被破坏得太严重,无法迁回南京),蒋纬国在向蒋介石请示并且得到蒋介石批准后,在华北成立了黄埔军校和陆军大学的一系列分校,用于提升南京军的军事素质。黄埔军校和陆军大学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培养基层军官,后者是培养高级军官和将军。蒋纬国在北平、济南、太原、保定、归绥、张垣、承德成立了黄埔军校和陆军大学各七处分校,总计十四座,被统称为“黄埔华北分校”“陆大华北分校”。华北分校在编制上和名义上是黄埔、陆大的分校,实际上自成一系,因为这些分校都是中德合办的,军校里的教官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德国人。南京军以后要打现代化战争,必须与时俱进,高级军官和将军要懂得如何使用机械化部队、如何进行陆空协同作战等等,基层军官要懂得开坦克、步坦协同、步炮协同、实施现代化战术等等,同时成批量地培训中国陆军的装甲兵、炮兵、通讯兵等技术兵种。另外,蒋纬国又在南京军里设立了“文化教员”新职务,每个连配二三名,都是高中生或大学生,负责给士兵们授课,教士兵们读书识字,教士兵们世界史和中国史,特别是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让士兵们清楚“世界为什么会这样”“中国为什么会落后挨打”,让士兵们知道“我们中国人其实是很优秀的,中国曾有过辉煌历史”,让士兵们明白“我们为何而战”,向士兵们灌输“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领袖”的思想。

    这些措施无疑是非常好的,但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足够时间,所以只能称之为“恶补”,但恶补也好,总好过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做,并且这件事并不会随着战争爆发而完全中断,就像国内的大建设、大发展,和平时期可以展开,战争时期也可以展开,一边打仗一边继续。

    创办华北军校的同时,蒋纬国着手另一件大事:忠烈祠。

    对于死者的态度直接反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良知,对于战死在保家卫国战场上的阵亡军人的态度更是最凸出的表现。如果不尊重死者特别是为国而死的忠勇烈士,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对于还活着的并且准备为国捐躯的军人而言,看到先走一步的兄弟没有得到尊重,遗体就像死狗般被抛弃荒野、无人问津,他们还怎么义无返顾、死而无憾地为国捐躯?所以,这是一件必须要高度重视的大事。此时的国民政府还是有这方面的机构的,但非常不完善、非常混乱,不得不让蒋纬国亲自重建和规划。中日战争在历史上已经展开了四次(唐日战争、明日战争、清日战争、此时的中日战争,蒙古人东征日本的元日战争不算),中国历史上抵御外敌的战争更是不计其数,蒋纬国肯定没办法巨细无遗,所以他以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为节点,全面地统计“自中华民国成立以来在保卫国家抗拒外敌平定内敌等所有战争、战事、争斗、冲突中为国家献出生命的忠烈”,进行系统化纪念。

    蒋纬国的纪念并不是修建一座大型纪念碑再写上“永垂不朽”就完事了,他是有具体、详细、庞杂的措施的,完全是效仿后世美国、德国、日本对待战争中阵亡军人的态度和措施。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是人,他们的人命是无价的,中国人也一样。虽然这样做必然耗费一大笔巨资,但蒋纬国无怨无悔,因为这是应该的,是那些忠烈应得的。忠烈范围包括五种:

    第一,为国捐躯的军人,比如在战场上阵亡、伤重不治而死、被俘后没有叛变投敌且被敌方虐杀或残杀、死于战场上意外情况、因战争留下永久性伤病残疾并导致退伍后死亡等;

    第二,为国捐躯的政府人员;

    第三,为国捐躯的民间义士;

    第四,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海外侨胞;

    第五,为中国献出生命的外国友人。

    以上五种人就是中国的忠烈,中华的忠勇烈士。

    蒋纬国先在重庆买了几座风景如画的山(永久性产权),用于竖立民国后中华忠烈的单人纪念碑(范围囊括中日战争,但也不只是中日战争,中日战争只是其中一个部分,虽然五分之四以上的中华忠烈都跟日本有关,不过,在中日战争开始前以及结束后为抗日而死的仍然是中华忠烈,并且除了日本,为抗击苏俄等中国其它敌国而死的也是中华忠烈),每块纪念碑有三平方米大,上面镌刻着一名为国捐躯的中华忠烈(也有侨胞、外国友人)的姓名、生卒时间、籍贯、主要履历和功绩等。蒋纬国知道烈士是最怕被遗忘的,烈士也不该被遗忘,他通过这个方式让国人和后人永远地记住那些伟大的同胞,以及心向祖国的海外侨胞和真心帮助中国的外国友人。

    单人纪念碑只是其一,蒋纬国同时又斥巨资在各省的省会修建大型忠烈祠、大型忠烈纪念碑、大型忠烈纪念馆(目前主要是在国统区18省3市内进行,以后肯定会扩展到全国,并且也只不限于省会城市,每个市都要修建忠烈祠、忠烈纪念碑、忠烈纪念馆);不只如此,忠烈的名字是非常重要的,但忠烈的遗体遗骨更加重要,收殓忠烈的遗体遗骨甚至遗骸都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蒋纬国自掏腰包,成立了一个“忠魂寻觅基金会”,永远不停地寻找因为各方面原因而散落遗失的中华忠烈的遗体遗骨遗骸,这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忠魂能够回家并瞑目安息,同时在各省会修建大型的忠烈陵园(忠烈陵园的修建情况跟前面的忠烈祠、忠烈纪念碑、忠烈纪念馆一样),用于安葬为国捐躯的中华忠烈。安葬情况分为以下这五种:

    第一,遗体找到的,如果亲属请求回归故里,就葬回故乡;

    第二,遗体找到的,如果亲属愿意葬入陵园,就葬入陵园,政府每年向亲属提供三次前来探望所需的费用;

    第三,遗体难以辨别身份的(比如某场混战后漫山遍野都是敌我双方军人混杂的遗体,继而因为风吹雨打而完全变成了一堆白骨),暂时和档案一起封存保护,等以后dna技术问世再进行科学鉴定;

    第四,遗体失未找到的,先设立衣冠冢或先镌刻名字、记入档案,等以后找到再进行妥善处理;

    第五,不明生死的、失踪的,暂时归档,等以后确定再进行妥善处理。

    所有的忠烈陵园被蒋纬国定名“龙魂陵”。

    死者要尊重,活者要善待。对于忠烈们的亲属家人,还有伤残者和伤残者的亲属家人,蒋纬国肯定要进行最好的善待的,或用重金抚恤,或用土地奖励,或用房产补贴,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办培训工场,传授谋生技能,设立忠烈学校,让忠烈们的孩子们可以免费地得到最好的教育,力求把所有的后续事务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绝不是发点钱了事,以后就不闻不问了。

    这件大事,让蒋纬国里里外外起码掏了一个亿的美元,但这是值得的,他良心得到了安宁,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良知得到了维护,并且,军队的士气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振奋和鼓舞,特别是南京军的官兵们,他们知道,他们在战场上死了、伤了、病了、残了,蒋纬国会最大努力地安顿好他们的身后事或下半辈子,不会把他们的遗体抛弃掉,不会让他们家里的孤儿寡母无人问津。有这么一位仁义至极的长官,死了又有什么遗憾的呢?一时间,三军齐欢呼“二公子万岁”“誓死效忠二公子”。

    七月初的时候,海统局给蒋纬国发来秘密报告:苏联远东方面军有异动。

    “什么异动?”蒋纬国十分诧异。

    “西伯利亚铁路干线上的军用火车比以前增长了三倍多。”舒国生报告道,“火车上装的都是武器弹药、辎重物资,数量极大,并且,远东苏军的空军力量也在得到很大的加强。”

    “斯大林想干什么?”蒋纬国惊惑不已。

    "

    "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