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骑士文学 www.74wx.cc,最快更新二战之我是蒋纬国最新章节!

    参加苏联战争,意味着中国军队从东亚的战争小舞台迈上了世界的战争大舞台,意义可谓非比寻常。尽管参战没多久,中国军队(南京军)就已经暴露出了一个弊端,即在战争思想上和世界前列水平还有着不小的距离。论起战争思想,毋庸置疑,德国是一流的,苏联、美国、英国也算是可圈可点,各有各的出彩点,法国、意大利、日本都较为平常甚至是平庸,至于中国,虽然蒋纬国很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承认,国军将领们的战争思想基本上跟法意日是一个档次的,甚至还有所不及。说得不好听一点,日本陆军是一群没见过世面、妄自尊大、不自量力、自以为是的“土鳖”,中国陆军其实跟日本陆军也差不多。论起“二战十大名将”,基本上都是德、苏、美、英四家上榜,并且德国起码占半壁江山,在某种说法里也有日本人上榜(主要就是日本海军的山本五十六,日本陆军没有一个真正的世界级的名将,冈村宁次、山下奉文都不够资格),唯一肯定的是,没有中国人上榜。二战期间,中国没有一个世界级名将,这是不争的事实,更深层的是折射出中国的将军们普遍严重缺乏世界前列的战争思想。归根结底,这说明中国人不会打仗吗?当然不是,光是一个《孙子兵法》就足以奠定中国人在战争学上的地位。近代中国出不了世界级名将,主因是没有培育人才的土壤。中国太穷弱,搞不起机械化部队,自然不会诞生中国的古德里安,搞不起航母舰队,自然不会诞生中国的山本五十六,搞不起潜艇群,自然不会诞生中国的邓尼茨,搞不起铺天盖地的飞机,“战略大轰炸”思想自然不会出现在中国。

    蒋纬国的南京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西化了,但仍然保持着东方军队的很多特点和绝大部分的优点,不过,南京军在本质上依旧是东方军队。蒋纬国是这样形容南京军的,“使用德国武器的日军”。这个评论不得不说是鞭辟入里。眼下,本质上依然是东方军队的南京军踏上世界战争的舞台,不足之处可想而知。蒋纬国其实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他费心费力地邀请数千名德国军人来华担任军事院校教员,教导南京军的中高层官兵,学习现代化战争的打法。因为客观条件的约束,这个举措也只能说是“恶补”,并且存在这么一个特点:级别越低的军官,领悟得越透彻、学习得越深刻;级别越高的军官,正好相反。说得简单点,一个排的南京军使用“步坦协同战术”与一个排的德军使用“步坦协同战术”没有什么差别,德军达到的水平,南京军也打得到,但是,南京军一位师长指挥一个机械化师打仗,与德军一位师长指挥一个机械化师打仗,差别就很大了,前者明显不如后者,后者指挥得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前者则十分吃力僵硬。为什么会这样?缘由是:把南京军一个士兵培养得跟德军一个士兵一样,很容易,把南京军一位中级军官培养得跟德军一位中级军官一样,也不算难,但是,把南京军一位高级将领培养得跟德军一位高级将领一样,难度就大了,原因不言自明。所以,在南京军官兵里,级别越低,打仗跟德军、跟世界一流水平越接近,级别越高,打仗跟德军、跟世界一流水平越偏远。蒋纬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大批的“中国的德军士兵”,但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大批的“中国的德军将领”。蒋纬国此时的军衔是少将,实际上,按照他的功劳,晋成上将也足够了,但蒋介石一直“压着”他,原因有二,一是蒋纬国年龄太轻,现在就当中将、上将,以后怎么办?毕竟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二是这么做可以显得蒋介石这个统帅“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绝不偏袒自己儿子。在这件事上,蒋纬国没什么意见,他根本不在乎他是少将还是上将,他跟老头子完全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蒋介石这么做产生一个很大的负面结果,就是使得跟蒋纬国同辈的南京军青年军官们难以晋升,因为蒋纬国这个少将在上面压着,南京军的青年军官们都不方便在军衔上“爬到”蒋纬国头上,所以大部分都是上校中校,自然而然,只能当上团长副团长,顶多旅长副旅长,虽然这些青年军官因为西化程度很高而非常优秀,具有世界前列的军事头脑,却始终被跟蒋介石同辈的那些老将军“压着”,才干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导致南京军内部“青黄不接”。

    湖东战役就是一个典型。参加此战的南京军的总指挥孙桐萱绝非无能之徒或平庸之辈,他为人正派、人格高洁,有着很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治军有方、爱惜部下,并且关怀百姓、怜恤孤寡、热心公益、力促民生,无论是治军还是治民,他的成绩都是有口皆碑的。只不过,跟苏军交战,让孙桐萱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了,以前跟日军作战,孙桐萱打胜仗的能力是有的,那是因为日军和南京军的战术水平、机动能力、火器配备等方面差别不大,并且都不是世界前列的,眼下参加世界大战了,情况自然跟以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了。面对大举袭来的苏军,孙桐萱采取的对策是野外阵地战防御,这个虽然稳妥但欠考虑的对策使得南京军在当天夜里陷入了苦战。

    在白天的激战中,孙桐萱没有让手中部队全面投入攻击,这个明智的命令很快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第17师和第20师有一半官兵的体力得到了保存,入夜后,白天没有参战的官兵们精力饱满地严阵以待,参战的官兵们则抓紧时间吃饭睡觉以养精蓄锐。孙桐萱派出了数十股小规模的机动部队对苏军展开侦察、刺探、袭扰,但效果不佳,因为苏军占据着绝对人数优势,布防地域十分广阔,南京军的侦察队在茫茫夜色中获得的敌情完全就是盲人摸象,难以管中窥豹,孙桐萱不得不改变办法,把侦察队改为巡逻队,在己方两翼展开巡逻和戒备,防止苏军对己方侧后进行绕路偷袭。

    前敌指挥部内,高级军官在紧急地召开着会议,勤务兵不断地倒茶递烟,高级军官们不断地喝浓茶抽香烟,以此提神醒脑。

    “苏军会在夜间大规模的攻击我们,这是无需多言的。”孙桐萱说道,“从各方面看,苏军除了人数众多,似乎并没有其它的较大的优势,我军依靠战壕工事,严阵以待,打一场高强度的防御战,不但稳妥,也可以达成大量杀伤苏军的目的。”

    冯圣法说道:“对手的弱点,我们必须重视并要充分利用。跟日军进行横向对比的话,苏军因为苏联工业规模大大地超过日本,所以机械化水平、重武器数量都超过日军,但苏军兵员素质明显地逊于日军,最起码的,日军个个都像亡命徒,宁死不降,哪怕被打散,也会顽抗到底,苏军则不同,苏军在整体上浩浩荡荡,一旦遭到重创,十有八九会陷入土崩瓦解。我军实力有限,但若找到苏军的要害处给予重击,我看,打垮我们眼前的苏军是很有希望的。”

    孙桐萱看着冯圣法:“你的意思是...对苏军指挥部来一个斩首?”

    冯圣法点点头:“若能如此,那就再好不过了。当初跟日本人作战时,二公子建立的那支第417特战队不就在这件事上屡屡得手吗?”

    孙桐萱摇头:“苏联人跟日本人不同啊,第417特战队是投诚的台湾籍日本兵组成的,日本皮、中国心,我们现在想对苏军搞这一手,哪有相同的条件呢?你有俄国皮、中国心的部队吗?”

    冯圣法微笑道:“有的,我部第18旅就有这支部队。”

    第17师第18旅副旅长成康是南京军的少壮派军官之一,也是典型的“德国化的国军青年军官”,很有头脑和远见性。中日议和停战后,成康虽然不知道德中日三国联盟,但他敏锐地预测到“中国下一场大战可能是跟德国一起打苏军”,因此早早展开了这方面的研究,他认为,苏联是一个地大人多并且民族成分复杂的国家,想要打垮这个大国,光靠武力肯定不行,必须辅以一些对症下药的特殊手段,其中,“以夷制夷”必是屡试不爽的办法。成康判断,苏联内部民族问题复杂而激烈,阶级政治斗争更是到了血腥和骇人的地步,压力越大,反抗越强,苏联内部必定存在着大量的反抗分子和潜在反抗分子,眼下他们被斯大林政权的高压手段所压制着,如果战争爆发,压制他们的压力就会大减,若加以合理利用,不但可以实现“用苏联人打苏联人”的效果,还可以在苏联境内拉拢人心,必定成为中国打败苏联的一大助力。产生这个想法后,成康将其不断地补充、完善、修改,最后,他决定“尝试一下”。成康的构思得到了旅长张云、师长冯圣法的赞同,被上报给蒋纬国后也得到了蒋纬国的支持和批准,他的构思就是:先组建小股的苏俄伪军,为以后组建大规模的苏俄伪军摸索好经验。

    成康的“试验品”来源就是南京军手里的苏军俘虏。

    远东战争期间,苏军累计共有75万余人参战,最终损失惨重,死、伤、病、被俘超过60万人,其中,被俘者约25万,落在日军手里的约3万,落在南京军手里的约22万(其实苏军被俘者不止这么多,还有起码五万人因为被俘时已经受伤、生病、体质衰弱而被日军和南京军遗弃以至丧命,日军和南京军都不想用宝贵的医药救治苏军伤员病员),值得一提的是,如此众多的苏军俘虏,大部分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主动投降的,少数是在无法战斗、无法抵抗的情况下被抓获的。对于苏军俘虏,日军和南京军堪称不谋而合,办法惊人的一致,都是拉去做免费的劳工苦力。实际上,落在日军手里的苏军比落在南京军手里的要凄惨得多,因为日本人性格残忍暴戾,并且极度蔑视这种没有骨气的懦夫行为,所以把苏军俘虏不当人,屠杀、虐待、折磨、凌辱...一件不落,据说还有不少苏军俘虏被日本人拿去充当细菌实验的试验品。当然了,落在南京军手里的苏军俘虏也不可能过得舒服,南京军在蒙古省和北海省境内建立十几个大型战俘营,集中关押这些苏军俘虏,强迫他们在蒙古省、北海省境内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修路、建桥、挖矿...至于待遇,“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晚”,除了勉强有口饭吃外,没有任何安全保证和医疗保证,平均一个月死亡一千多人(这个死亡速度比起日本人那边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日本人手里的三万苏军俘虏不到半年就被日本人全部弄死了)。

    对于落在中日军队手里的苏军俘虏,莫斯科当局的态度近乎冷血,完全就是不管不顾、不闻不问。蒋纬国曾想利用这批足有二十余万的苏军俘虏敲斯大林一笔,交换些武器什么的,结果莫斯科回复道“苏联红军没有被俘者和投降者,只有烈士和叛徒”,言下之意是:不管是主动投降的还是身不由己地被抓获的,落在敌军手里的苏军官兵就是叛徒,自然没有解救的意义和价值。

    当成康跑到战俘营里搜寻“愿意弃暗投明的苏俄义士”时,他发现自己先前准备好的长篇大论大道理完全白准备了,因为过程顺利得出奇。成千上万的苏军俘虏愿意“弃逆归顺”,堪称应者云集,原因很简单,第一,他们在战俘营里过得痛苦不堪,做梦都想摆脱这种生不如死的苦日子,第二,他们对莫斯科、对斯大林的忠诚度并不像苏联当局吹嘘的那样“赤胆忠心”,虽然也有不少顽固分子,但斯大林倒行逆施的暴政确实让苏联境内怨声载道,无数苏联人早就心怀二意了,被俘苏军里大部分人也是斯大林暴政的受害者,或是贪生怕死之徒;第三,莫斯科当局抛弃他们,甚至还宣布他们都是叛徒,此举进一步地让他们感到心寒齿冷。自然而然,苏军俘虏里选择“背叛苏联、效忠中华”的人犹如过江之鲫。经过精挑细选以及各种考验,成康征集到了3000多名愿意加入南京军的苏军俘虏,这些俘虏都具有四个特点,第一,身体强壮,战斗素质过硬,第二,对斯大林政权恨之入骨,第三,通过了“忠诚考验”,拍下了“效忠宣誓照片”,照片是这样的:脚踩着斯大林的画像,手持着写有“打倒斯大林”字样的横幅。蒋纬国给这些苏军俘虏提供了很优厚待遇,允许他们加入中国国籍,三倍军饷,家人以后也能加入中国国籍等,为中国受伤、残疾后可以领到丰厚的抚恤金,为中国阵亡后可以进入中华英烈祠等。蒋纬国这么做,一方面是让他们更能死心塌地地卖力卖命,一方面是立好光荣榜样,引诱更多苏军俘虏走上这条“弃暗投明的阳光大道”。实际上,给中国人打仗卖命的俄国人早有先例,张宗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闁愁叏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