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德国的这个圣诞节过得可以说是举国欢腾,六天后,中国的元旦节同样过得举国欢腾。纷纷扬扬的雪花中,1941年到来了,历史随之翻开了新的一页。
战争时期的节日自然与和平时期大不相同,和平时期的节日是“不温不火”的,喜庆气氛不会受到干扰,而在战争时期,从前线传来的战报就是节日的调味剂,若前线传来捷报,节日的喜庆气氛自然更是烈火烹油,若前线传来噩耗,节日的喜庆气氛自然要被蒙上厚厚的阴影。对于德中两国最广大的基层民众而言,他们是有足够理由在这个圣诞节或元旦好好地载歌载舞、举杯痛饮,因为他们知道,本国军队正在遥远的苏联战场上屡战屡胜、高歌猛进,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加能把节日的喜庆气氛推上一个新的高潮了。柏林、武汉、维也纳、北平、汉堡、上海、慕尼黑、青岛、科隆、太原、莱比锡、济南...甚至还有基辅,尽皆陷入浓浓的欢腾和喜庆中。白天,鞭炮爆竹震耳欲聋、响彻大地,晚上,烟花焰火接连不断、闪耀天空,游行庆祝的人群汇聚成一条条蜿蜒长龙般的队伍,白天挥舞旗帜,汇聚成了漫山遍野的海洋,晚上挥舞火把,映照得夜空亮如白昼,各种口号声更是惊天动地。胜利让人彻底地为之陶醉。
元旦当晚,蒋纬国无心办公,出门“微服私访、与民同乐”,当他走到北平的大街上,突然间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眼前画面就好像后世北京申奥成功般,全城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虽然过年还在二十多天后,但此时溢满全城的喜庆气氛就好像春节提前到来一样甚至更加浓烈,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悬挂国旗,各种各样的彩灯彩旗令人眼花缭乱,横幅标语延绵如云,敲锣打鼓、舞狮舞龙,酒肆茶楼里宾客汇聚,大街小巷上人满为患,处处是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展现出一股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店铺林立,来自大江南北和海外的商品货物又多又丰富,令人目不暇接。蒋纬国看得很欣慰,原本千疮百孔的国家总算正在步入高速发展的正轨,既没有内忧,也没有外患,并且经济受到战争刺激而愈发地红红火火,当然了,是打胜仗的战争。打仗就是抢钱,打胜仗就是成功地抢到别国的财富,自然可以反哺国内经济。举目望去,人人喜笑颜开,家家喜气洋洋,全城欢天喜地。蒋纬国信步经过一栋酒楼,听到从里面传来各种豪气干云的高谈阔论,觥筹交错的客人们无不红光满面、神采飞扬:
“王老板,从外东北回来了?怎么样?发大财了吧?”
“哪里发大财喽!外东北确实遍地都是森林和矿产,并且人又少,发财机会肯定多啊,但要能吃苦才行哟!零下几十度真是要人老命!工人都苦不堪言,叫我加工资呢!”
“对,对,我也打算在外东北开办一个分厂,听说国府在那里刚刚发现一个特大铁矿,好机会啊!”
“你们说说,苏联还有多久就要完蛋?我估计明年夏天就可以全面胜利了!”
“我也这样觉得,现在是冬天,不能打仗了,但国军和德军都在休整,等春暖花开时,国军和德军一鼓作气,苏联死定了!”
“没错!苏联已经被国军和德军打得就剩一口气了,明年夏季就是苏联的末日!”
“打败了苏联,咱们国家就要更好了!打败仗要割地赔款,打胜仗就是发大财!”
蒋纬国正听着,街道对面开过来一支游行队伍,都是年轻人,应该是大学生。蒋纬国在这些大学生的脸上看到了年轻人特有的血气方刚以及一种近乎狂热亢奋的情绪,滚雷般的口号声回荡在队伍上空:
“苏联必败!中国必胜!”
“消灭苏联!收复领土!雪尽国耻!”
“蒋委员长万岁!二公子万岁!国军万岁!”
蒋纬国听得哑然失笑,他发现,年轻人就是年轻人,特别爱冲动,很容易被鼓动或者被煽动,然后说出热血昏头的话或干出热血昏头的事。喊喊蒋介石万岁和国军万岁也就算了,居然都喊“二公子万岁”,万岁这个词语可不是乱用的,并且游行队伍的前面高高举着两张大幅画像,一张是蒋介石的,一张是蒋纬国的。
“纬国,你现在可真是万众敬仰啊!”蒋纬国身边的蒋经国笑着说道。
“大哥说笑了,学生嘛,就是爱冲动。”蒋纬国苦笑摇头,他无意中看了蒋经国一眼,心头忍不住一动,因为他好像看到蒋经国脸上闪过一种很微妙的神色,但稍纵即逝。蒋纬国收回目光,然后转移话题:“老百姓看得不远,想得也不多,所以总是比领导高层更加乐观。”
“是啊!”蒋经国点点头,“老百姓太乐观了,他们认为这个冬天过去后,国军再和德军一起发动一场大战,就可以一战定乾坤了。”
“哪有那么容易哟!”蒋纬国愈发感慨。
苏联战争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虽然德中两国都战绩辉煌、战果丰硕,但实际上并未达成预定目标。联盟国在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里,德军第一阶段任务是“摧毁东欧苏军主力,攻占巴库油田”,德军基本上完成了“摧毁东欧苏军主力”,但却没有完成“攻占巴库油田”,若不是南京军跨湖突袭巴库,德军独力攻占巴库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并且,联盟国战前已经估计到,当德军兵临巴库城下时,苏军极有可能在覆灭时破坏巴库油田,联盟国需要的不是一个被夷为平地的巴库,而是一个完整的或大致上完整的巴库,令其成为联盟国的战争油库,巴库就像一个易碎的水晶球,将其完好夺取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德军高层在战前已经打算使用空降兵来夺取巴库,这也是南京军请求德军出动空降兵援助巴库南京军后德军可以快速出动空降兵部队的原因——德军空降兵早就准备好了。冬季的到来,导致都拼杀得筋疲力尽的苏、德、中三方都被迫停战,三方心知肚明,都要抓紧冬季进行休整补充,继而展开来年大战,此时,苏联战争的局势是这样的:南京军控制着七成以上的中亚(除了哈萨克的西北部)、里海南部、北亚东部(已经转让给日本)、北亚中部大部分和北亚西部小部分(因为北亚四城的存在,南京军只能控制北亚中部大部分和北亚西部小部分);德军的控制地区大致上“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三城连成一条直线”的直线西部,占苏联东欧领土约一半,德军没有攻入列宁格勒,但对列宁格勒形成全面包围之势,德军也没有攻入莫斯科,与苏军在莫斯科郊区进行对峙,德军攻入了斯大林格勒,占领城区八成以上,无力继续推进。
巴库这个地方无疑是苏联战场上此时最大的“敏感点”,目前中德苏三国“三方分占”,由于巴库是苏联最大的、最主要的油田,苏联不愿意将其毁灭,中德也渴望得到,最终形成如此怪异的局面:南京军、德军与苏军近在咫尺,但互相井水不犯河水。三方在这里的重点自然是巴库2200多平方公里的油田地带,根据三方缔结的战时协议,油田的北部、占油田总面积50%的地带属于苏军,油田的西南部、占油田总面积25%的地带属于德军,油田的东南部、占油田总面积25%的地带属于南京军。在苏联极度不愿意、极度愤恨中,苏中德三方“分享”这片原本完全属于苏联的大油田。在苏军控制区内,苏军部署精锐重兵,并且部署数百门火炮,油田以北二三百公里内还有苏军的几个机场,部署数百架轰炸机;在德军控制区内,德军也一样,德军机场不在巴库本地,而在巴库西部黑海对岸的乌克兰的克里木半岛,也有几百架轰炸机;在南京军控制区内,南京军自然相同,部署一个师(第180师)以及一个自行重炮团,并且在巴库东部里海对岸的土库曼巴希港口机场部署了一百多架轰炸机,这样,三方形成了一种互相制约的平衡,一旦其中一方有异动,另外两方都可以用炮群、轰炸机群摧毁整个油田,把巴库炸成火海,玉石俱焚、同归于尽,最终谁也得不到一滴石油。根据战时协议,三方都承诺“不主动攻击对方”,同时承诺“不主动攻击对方的石油运输线”,苏方的石油运输线是陆路,把巴库石油一路向北运输走,德方和中方的石油运输线都是水路,德方用船把巴库石油通过黑海运到乌克兰境内、德国境内,中方也用船把巴库石油通过里海运到中亚境内、中国境内,德军南京军不打苏军的运油火车,苏军也不打德军南京军的运油船只,从而“和平相处、皆大欢喜”。
巴库油田此时年产石油2000多万吨,月产石油超过170万吨,在中德联军与苏军争夺巴库的作战中,巴库油田本身和当地产油设施遭到了一定破坏,但不是特别严重,因为三方军队并没有使用炮群、机群进行大规模轰击或轰炸,损毁程度可以修复(三方都想要最快地让巴库油田恢复生产,自然不遗余力地进行修复),保守估计,在1941年第一个月,巴库油田仍然可以产油约140万吨,其中约70万吨属于苏联,约30万吨属于德国,约40万吨属于中国(蒋纬国主动分油田给希特勒,并且分一半,希特勒大为感动,所以调动德方技术人员和相关设备优先帮助中方修复油田并在产油量上进行了一定让步,虽然德国比中国更加缺油,但这也不矛盾,因为中国可以把自己那份石油取出一部分廉价卖给德国)。毋庸置疑,获得一半巴库并且是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