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衙内滥施淫威要打我好不好!
但这种事越描越黑。自己在“丽香院”的种种壮举,在这种挑刺的学正面前毫无加分项,只能把委屈硬咽在肚子里。
“学生惭愧!学生保证再不敢缺课了。”他只能做痛心疾首状,从前在大学里被专业老师逮住逃课就是这样用良好的态度扳回局面的。
唐学正很满意王伦的低姿态。正所谓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另外他也在王伦的俯首面前得到心灵的慰藉。
“嗯哼,听说你在丽香院做了一首《菩萨蛮》,连小苏先生和贺梅子都称赞的?”前脚训过王伦,后脚这位周正的学正竟然问起这个问题来,思维跳跃很快。
王伦眼角一跳,不知道是福是祸。
因为在正规的读书人心里,诗词是小道,道德文章才是要紧之事。
到北宋前期之前,诗赋都是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唐朝时期,朝廷还特别重视诗歌,经常举办诗歌比赛,这一政策导致大批文学才能突出的人能够进入官员阶层。唐朝将诗赋列入科举内容的政策也延续到了北宋,因而在北宋前期,高官行列中,也出现了大批优秀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中,北宋占据了六位,个个都是高官。
但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便是在科举考试中取消了诗赋。
由于科举不再考诗赋,文学才能不再作为当官的重要素质之一,因而,文学在社会上的整个地位都下降。苏东坡死于王安石之后,虽然王安石死后,科举考试曾经短暂地恢复过诗赋考试,但是,此后几百年间,经义策论成为科举的主要内容,已成定局。
经义是王伦的弱项,因为作为一个标准的现代人,他是不可能穷极一生去研读那些经书文句的。
但他拿手的诗词,在正常的体制内混又根本没有用处。
须知现在的宋朝已经取消了科考,做官唯一的机会,便是通过国子监外舍----内舍----上舍的学习,然后毕业做官。
这个过程不考诗词。
这位学正不是想拿诗词来拿捏我吧?说我玩物丧志?反面教材?暗含讽刺?
“学生逢场作戏,根本作不得数的…”现在连他引以为傲的诗词之道都不敢认可了,所以王伦很郁闷,但还是承认了。
这种事瞒不住人的,昨晚的开社大会上太学生来了许多人。
“某也读过了,端的写得好!----这首词真是你所做?”
原来唐学正不是找他的茬,而是真心欣赏的。不过你说话能不能别这么大喘气?
“确是学生所做…学生昔年读《五代史》,深为我大宋西北、北方屏障之丢失而慨叹,有感而发,便有了这首词。昨晚同文秋社开社动员,贺梅子当场做了一首《菩萨蛮》,正巧学生也在现场,便存了争强好胜之心,于是便把它拿出来…”
王伦还是存着小心。虽说弟子不必不如师,但是谁知道这位学正是不是个妒贤忌能的?并且在一个老学究面前显摆也没什么意义----他又不会抛媚眼!
原来如此。唐学正于是释然,我还道他有奇才能当场作词!不过他才多大年纪,哪怕是提前做好了也是极不简单的,这样的词作他便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