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和“气象地震”两科分别由高平子(1888—197o)和蒋丙然任科长。随即开展有关观测同时大兴土木建房修路添置仪器进一步扩大科研领域。1928年又增设海洋科。当时青岛台成为中国自己拥有的业务最广泛的多学科综合台。
该台的天文仪器原有4厘米子午仪、3.4厘米经纬仪和16厘米盖氏赤道仪。中国接管后6续增添了32厘米标准天图式赤道仪、8厘米人差子午仪、恒星坐标量度仪、等高仪、无线电报机和电时钟等多种设备。其中天图式赤道仪平行双镜筒可分别用于照相和目视观测是1949年以前我国掌握的最大的折射望远镜。
青岛台在天体测量方面成绩卓著。开展了测时授时工作并以无线电、电音授时取代日人的午炮授时以提高授时准确性。曾于1926年和1933年两次应邀参加国际经度联测1开创中国参加国际经度联测之先河并取得国际一流之观测结果得到国际经度委员会主席的赞扬。1931年行星“爱神星”大冲时该台特约研究员、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李珩(1898—1989)曾负责主持参加该星的国际联测以确定太阳的视差。此外青岛台自1925年起还开展了中国为时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太阳黑子的系统观测和研究工作用盖氏赤道仪投影描绘太阳黑子和光斑。还曾积极开展日月食观测、天象预报和编历工作。该台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所开展的天文工作可谓我国近代天文观测研究之先导。该台出版有《观象月刊》、《天文半年刊》、《青岛日历》等书刊其观测报告和学术汇刊与3o多个国家的5o多个科研机构进1本节主要参考:(1)蒋丙然在中国天文学会第14届年会所作青岛市观象台工作报告《宇宙》第8卷第5—6期第85页1937年。(2)邵元疆、孙寿胜:《青岛观象台的八十六年》《中国科技史料》第5卷第4期第9o页1984年。(3)陈展云:《中国近代天文事迹》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1985年版第16—26页。
1李晓昉:《青岛市观象台参加国际经度测量成绩报告》《宇宙》第6卷第4期第61页1935年。行交换。
1938年初青岛台再度被日本占领中国职员全部撤出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归中国。1946年后逐渐恢复测时授时以及太阳黑子的观测工作。
4.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及中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的建立。
1928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国立中央研究院在南京设立天文研究所。所长高鲁是原中央观象台台长中国天文学会的创始人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先驱者。他早就有在中国建造一座可与欧美各大天文台并驾齐驱的现代天文台的愿望1。由于他的积极呼吁和据理力争天文研究所获准在南京紫金山建立国立第一天文台。但没等该台正式开建1928年12月高鲁受命出任驻法公使。经高鲁推荐中央研究院改聘留美归国天文学家、厦门大学教授余青松(1897—1978)为天文研究所所长2。余青松是二十年代国际负有盛名的天体物理学家而且通晓土木工程因而对天文台的设计和建筑均是内行他于1929年夏到南京上任随即担负起建台重任。紫金山天文台的兴建历时5年于1934年9月落成。
紫台是在战乱频繁、政局动荡的历史条件下由余青松亲自规划、设计并亲自主持兴建的3。他考虑了现代天文研究的四个重要方面即恒星物理、太阳物理、变星研究和方位天文为此分别设置了四个观测室:大赤道仪室、赤道仪室、变星仪室和子午仪室并为每个室配制了观测所需的当时国际最先进的仪器。大赤道仪室配制的6oo毫米反射望远镜是当时远东最大的望远镜德国蔡司厂最新产品。其附有双石英棱镜摄谱仪可拍摄恒星紫外光谱进行分光光度观测。赤道仪室上层设置德制2oo毫米折射望远镜和15o毫米天体照相仪附有太阳放大投影器、日珥观测器和物端棱镜等;下层安装美制海尔太阳分光仪是专为参加国际太阳分光联测而订购。变星仪室装置美制1oo毫米罗氏变星仪是专为参加国际造父变星联测而订购。子午仪室配制瑞士制13o毫米人差自动子午环可观测天体过子午圈的精确时刻地下室为恒温钟房。除此之外还订购了用以测量恒星光谱波长、光谱分光光度、变星亮度等的一些必需的附属仪器。又建立了图书室内藏中外图书6ooo余册每年订购中外杂志3o余种并与世界各天文台及研究机构多有交换1。因而紫金山天文台无论就其设备、图书还是规模而论都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先进的。它是我国第一座具有国际先进的天体物理观测设备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天文台作为该台的创建者余青松当之无愧地是我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者和开创者。
但紫台建成后刚有起色就爆了抗日战争天文研究所携带部分仪器和图书于1938年4月辗转迁至云南昆明。因现昆明空气清澄、地势高朗晴夜又多宜于天文观测于是又在昆明凤凰山建立一座天文台。该台也是1蒋丙然:《纪念高曙青先生》《宇宙》第18卷第7—12期第129页1948年。2张志明:《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先行者——高鲁》《天文之星》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3张志明:《胜地几经兴废事钟山何处是龙蟠——记紫金山天文台的创建者、第一任台长余青松》《天文之星》第2o页。
1余青松:《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宇宙》第6卷第1期第1页1935年。余青松亲率职员登山勘测并亲自设计和绘制的建筑图样于1939年7月落成。根据搬迁时带来的仪器建有太阳分光仪室、变星仪室和图书室等。天文研究所随即在该台恢复了中断两年多的天文观测。
194o年底中央研究院新任院长改聘留美天文学家、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张钰哲(19o2—1986)为天文研究所所长。抗日战争结束后天文研究所于1946年秋返回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全力以赴修复抗战期间被损坏的仪器设备但天文工作未及恢复又面临解放战争。凤凰山天文台则改为由天文研究所与云南大学共有的分支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天文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天文研究所是民国时期负有盛名的天文研究机构。紫金山天文台的建立揭开了我国天体物理研究的页。该所在紫台和凤凰山台主要开展了两项国际联测项目:太阳的分光观测和造父变星的照相观测。其中太阳的分光观测是用海尔太阳分光仪以氢的ha单色光观测日珥、谱斑、日面爆等太阳色球层的各种现象是中国天体物理学领域的一项开创性工作。1942年5月至1948年6月还在凤凰山台开展过经常性的太阳黑子目视投影观测1。此外天文研究所是中国科学界组织的几次日食观测的主要筹备和参加单位。开展过授时编历和经纬度测量出版过天文年历、航海历、航空历等对月球、行星、彗星和新星等进行过观测。
5.全国6地测量总局天文观测所。
辛亥革命以后天文大地测量工作多由6地测量部门担任。1932年春全国6地测量总局在南京大石桥总局内建立了天文观测所除开展天文大地测量业务外还供中央6地测量学校三角科学生实习之用。该所工作由测局三角科科长曹谟主持。置有5o—8o毫米人差子午仪、时辰摆、时辰仪、记时器、长短波自动记录收报机、45°或6o°等高仪等设备。建所之初先测量南京之精确经纬度将其作为全国测量之原以后6续派员到苏、皖、赣各省测量一、二等天文之经纬度及方位角。一等天文的经纬度测量分别用恒星中天法和太尔各特法。二等天文则用多星等高法。自1932至1937年作一、二等天文测量共94遍布13个省区。曾参加第二次国际经度联测测量结果颇佳与青岛观象台同属第一类1。1937年抗日战争爆该所随测局内迁在贵州平坝县建立一简易观测所继续进行野外测量。1938年为抗战所需赴云、贵、川、湘、桂等省测定一、二等天文共34。为1941年9月21日日全食观测测定全食带内经纬度142。抗战胜利后该所回到南京因原所址被炸所内测绘人员借用紫金山天文台子午仪室进行工作。其中部分人员后来成为展新中国测绘事业的骨干。
6.法国主办的上海徐家汇天文台1。
1参见李鑑澄:《太阳黑子的观测》《宇宙》第14卷第1o—12期第26o页1944年。王鸿升、简恩泽:《昆明凤凰山天文台1948年太阳黑子观测报告》《宇宙》第19卷第1—12期第19页1949年。1中国天文学会第14届年会上该所工作概况报告《宇宙》第8卷第5—6期第83页1937年。2中国天文学会第15届年会上6地测量总局天文工作报告《宇宙》第1o卷第9—1o期第139页194o年。
1本节参考:阎林山、马宗良:《徐家汇天文台的建立和展(1872—195o)》《中国科技史料》第5卷第2期第65页1984年;朱楞:《徐家汇天文台史料(1872—1962)》《中国科技史文集》第4集第198页1986年。
除上述国人所办的天文研究机构外在中国大地上还有一座法国教会创办的近代天文台——上海徐家汇天文台建于1872年。虽然当初建台是为扩**国对华侵略政策服务的但作为一个科研机构它则是法国科学院在中国从事区域性观测和研究的分支。二十年代中期至三十年代中期为该台的极盛时期开展了天文、授时、气象、地磁、地震、重力和大气物理等观测和研究工作是当时东亚地区工作最有影响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和天文、气象中心。
徐家汇台在1926年和1933年两次参加国际经度联测被选为国际经度测量的三个基之一。1939年起参加国际时间局为时间的标准台。其天文工作在余山分台拥有4o厘米赤道式双筒折射望远镜、太阳偏振镜、黑子照相仪、彗星照相仪等设备。开展了对太阳黑子和日珥的研究银河星团的照相研究彗星和新星的研究木星对行星普遍摄动的研究对1122对赫歇尔双星的重测。参加了爱神星的国际联测并编制了包括赤道带士o°5o′范围内14ooo颗星的《佘山星表》。出版的天文刊物有《佘山天文年刊》和《天文年历》等。
该台自1937年起日趋衰落因战争影响经费拮据台内人员散失大部分工作陷于停顿。但佘山分台没有遭到战争破坏所有观测和研究资料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徐家汇天文台是今日上海天文台的前身1949年以前虽为法国主办但先后在内工作的华人约有7o名之多而且当时中央观象台、青岛观象台、南通军山天文台都曾派员去学习1因而它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对我国近代天文学的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1青岛观象台天文磁力科科长高平子曾于1912年到徐家汇天文台佘山分台在台长蔡尚质指导下学习近代天文学。参见马星垣、高平子:《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三集)》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7页。军山天文台主任刘渭清曾到徐家汇天文台在法国传教士马德赉指导下学习近代天文、气象知识。详见张明昌:《南通军山天文台始末》《中国科技史料》第5卷第4期第72页1984年。第二节近代天文教育工作的进展这一时期的天文教育机构主要有国立中山大学天文系和齐鲁大学天算系。此外中央大学、厦门大学和山东大学等校的物理系和中央6地测量学校等也开设有天文课程和开展一些天文工作。
1926年秋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在数学系内添设天文课程将数学系扩充为数学天文系聘用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张云(1896—1958)为天文学教授。张云曾获法国里昂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到中大后开拓和展了该校的天文教育和科研事业。1929年他主持建立了中山大学天文台并任该台台长。台内建有赤道仪室、子午仪室、时计室和放映室置有德制15厘米赤道仪(附有11厘米天图摄影仪)、德制6厘米人差子午仪、法制2o厘米反射望远镜和15厘米折射望远镜等仪器而且所藏天文图表、图书也很丰富1。系内天文课程的设置也逐渐完备。从1932年起数天系学生三年级后分为数学、天文两专业。1939年时为天文专业学生设置了普通天文学、球面天文学、实用天文及天文实测、光学、近代物理、天体物理和天体力学等必修课程以及数学物理、理论力学、宇宙论和地球物理等选修课程2。当时中山大学数天系是国内设备最完备、天文课程设置最齐全的天文教育机构。中山大学天文台除供学生实习外还参加了1933年的第二次国际经度联测3以及中国科学界组织的几次日食观测。开展了太阳黑子的投影观测和变星的目视观测等承担了中国天文学会变星观测委员会的工作于193o年2月创办《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两月刊》。
1936年夏天文台随校址迁移至广州市郊石碑重新建台。1938年广州沦陷后又随校西迁于1941年迁至粤北乐昌县坪石镇直至抗战结束后于1945年1o月迁回广州。1947年数天系天文专业被划分出来单独成立天文系。据统计从1933至1949年天文专业毕业生共44名。其中毕业后从事天文工作的不到四分之一④。
齐鲁大学成立于1917年是美国长老会于1864年所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与其他一些学校合并而成。美国传教士在该校天算系内建有天文台装置有一架25厘米反射望远镜和一架1o厘米折射望远镜。前者后因微动控制装置不灵而专供学生实习;后者用于太阳黑子观测间作变星观测1。系内天文、算学不分组。建系之初只有两位教员系主任王锡恩(1871—1932)毕业于登州文会馆获齐鲁大学理科硕士学位著有《实用天文学》、《绘图日食新算法》等多种天文以及其他数理等方面的著作2。1932年王锡恩去世后系主任由英国浸礼会传教士菲利普斯(e.L.phi11ips)兼任并聘该系毕业1《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两月刊》第1卷第1期第4页193o年。2张云:《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成立十周年概况》《宇宙》第1o卷第9—1o期第131页194o年。3邹仪新:《中山大学天文台参加万国经度测量报告》《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两月刊》第5卷第2期第39页1934年。
④戴文赛、赵却民、易照华:《天文教育》《十年来的中国科学——天文学1949—1959》第63页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部编审。
1菲利普斯在中国天文学会第14届年会上所作齐鲁大学天算系工作报告《宇宙》第8卷第5—6期第82页1937年。
2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四册第1999页。
生程廷芳(1911—1968)做观测工作。抗日战争期间齐鲁大学迁至四川成都天算系停课天文仪器未装箱搬迁程廷芳曾到天文台观测太阳黑子和星云。1945年8月天算系复课改称天文数学系招生1o余人。
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中山大学天文系与齐鲁大学天文数学系合并为南京大学天文系。
第三节中国天文学会3为促进我国天文事业的进步与展中央观象台的天文工作者早在一十年代中期就倡议创立“中国天文学会”。经多年筹备条件成熟乃于1922年1o月3o日在北京中央观象台内召开了中国天文学会成立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评议会高鲁任会长。
学会成立后每隔年余举行一次年会。在会上进行学术交流由各主要天文机构负责人作工作总结请有关专家介绍一年来天文学的进步并在会上选举产生下一届评议会。1944年起评议会改称理事会。著名天文学家高鲁、余青松、张钰哲、陈遵妫和科学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李书华等人曾任各届会长或理事长。
学会以“求专门天文学之进步及通俗天文学之普及”为宗旨做了不少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1)创办天文刊物。除学会筹备阶段刊行的《现象丛报》外1924年起出版年刊《中国天文学会会报》共出9期主要刊载会员论文和重要译著。193o年7月起出版《宇宙》月刊该刊以刊载通俗天文著述为主兼载宇宙消息、国内外天文界动态和中国天文学会消息等等。
(2)编译天文图书。193o年4月学会成立了编辑委员会除负责编辑《宇宙》月刊外还编写天文学丛书和天文学辞典。如陈遵妫编写的《星体图》、《宇宙壮观》张钰哲的《天文学论丛》、《宇宙丛谈》戴文赛的《恒星光谱》和《星空巡礼》等等。
(3)编订天文名词。学会于193o年12月成立天文名词编译委员会1933年审定天文学名词14oo条均有英、法、德、日四国文字对照交国立编译馆出版。
(4)举办科普与学术演讲。除在每届年会上进行学术交流外在早期会所设在北京中央观象台内时还每月举办一次学术演讲会1932年冬会所移至南京后改为不定期举行。1933年曾在南京举行“徐文定公(徐光启)逝世三百年纪念会”。1923年曾与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相对论讲座”。1942年12月25日在昆明和永安两地与中国数学学会联合举办了“牛顿诞辰三百周年纪念会”。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开展天文和近代科学知识宣传。此外会员陈遵妫、张钰哲、高平子、戴文赛、周培源等人曾到电台、机关、学校等处作天文普及演讲。
(5)组织天文观测。1929年12月学会成立了变星观测委员会张云任主任指导和组织各地会员进行变星观测并将观测结果统一整理表。该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年会进行交流总结编辑出版《中国天文学会变星观测委员会报告》每两月一期刊登于《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两月刊》。中国天文学会还于1934年联合有关机关团体成立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组织日食观测。
(6)颁奖金奖励天文学著作。学会曾接受热心者捐助的奖金如隐名奖金、“霁云楼老人”奖等用以奖励优秀天文著作的作者。
(7)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曾派会员张云列席1925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3本节主要参考《宇宙》第1—14卷中国天文学会193o—1949年;吴美霞:《中国天文学会简述》《中国科技史料》第1o卷第3期第66页1989年。
Iau(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二届大会;派会员余青松、赵进义(19o2—1972)列席1928年在荷兰莱顿召开的Iau第三届大会。1935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Iau第五届大会上中国天文学会正式加入Iau成为我国最早参加国际科学团体的学会。列席会议的会员高平子、潘璞将紫金山天文台图册带到会议举办的展览会上展览以扩大中国天文界在国际上的影响。1936年9月中国天文学会与天文研究所共同组织了中国天文委员会为主持参加Iau各项活动的专门机构。
中国天文学会创办之时正值旧中国忧患交侵之时学会得自于政府的资助极少经费来源主要是会员缴纳的会费、热心者的捐助以及一些单位的资助。抗日战争时期处境更为艰难但学会在会员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分会继续开展活动。先后于194o、1941、1942年成立了昆明分会、福建永安分会和贵阳分会。抗战时期《宇宙》杂志也未停刊只是曾因经费不足而由月刊改为半年刊。
中国天文学会将国内专业天文工作者、天文爱好者以及热心于天文事业的人都团结了起来共同致力于天文学的展在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创建中起了重要作用。会员队伍不断壮大据统计1922年学会刚成立时有会员47名1947年展到688名。
第四节日食观测日食尤其是日全食是重要的天文观测项目之一历来受到天文界乃至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中国科学界曾于1934年11月19日成立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中国天文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央研究院天文、物理、气象三研究所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青岛观象台中山大学天文台清华大学研究院和私立金陵大学理学院1o个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组成专门负责筹备和组织日食观测1。
1949年前中国科学界共组织了以下三次日食观测:1.1936年6月19日日全食观测。
此次日食全食带经过中苏边境和日本我国曾派出两个观测队出国观测一队由余青松率领赴日本北海道观测;一队由张钰哲率领到苏联伯力观测。北海道队一行6人所用仪器主要是紫金山天文台的能通过紫外光的15o毫米天体照相仪拍摄了日冕的白光照片和紫外光照片以及日食影片测定了初亏、食既、生光和复圆的时刻并吸取了美、英、日等国观测队日食观测的经验1。伯力观测队一行2人因日食时正逢天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此外还在国内进行日偏食观测。中央研究院天文、物理两研究所分别进行了太阳分光观测和偏食时高空电离层电离强度的测定青岛观象台开展了地磁观测研究日食与地磁、天电之关系等等。
2.1941年9月21日日全食观测。
这是我国本土第一次有组织的现代日全食观测。全食带从新疆入境经过青海、甘肃、陕西、湖北、江西、福建和浙江等省。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对此次观测极为重视特地向国外订购观测仪器事先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参考1936年日食观测提供的资料原计划组织几十个观测队开展13项观测研究工作2但后因日本侵华全食带经过的省区已大多沦陷在国外定制的仪器也无法运到原定计划未能实现。当时各国天文学家也因中国战乱而纷纷取消原定来华观测的计划。我国最终根据当时条件组织了两个观测队即西北观测队和东南观测队。
西北队由天文研究所、金陵大学理学院、中国天文学会和中央大学派员组成队长张钰哲。观测地在甘肃临洮。观测仪器由各单位拼凑而成。观测取得极大成功内容包括:拍摄日冕照片、拍摄日冕光谱和色球的闪光光谱;测定日冕的亮度;实测初亏、食既、生光和复圆的时刻和拍摄日食电影等并进行日食时的气象观测。日食期间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将日食观测实况作现场广播美英两国的国家广播公司也将观测实况向世界作同步转播扩大了中国天文界在世界的影响1。
东南队分天文、地磁两组分别由中山大学天文台和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负责。观测地在福建崇安。因日食时正逢天阴天文组一无所获。地磁组测得日全食期间地磁的各项主要参数如地磁水平分力、垂直分力和磁偏1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消息《宇宙》第5卷第7期第114页1935年;第8卷第2期第42页1937年。
1余青松、陈遵妫:《民国二十五年六月十九日全食北海道队观测报告》天文研究所1936年。2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消息《宇宙》第8卷第2期第42页1937年。1张钰哲:《宇宙丛谈》正中书局1945年6月版第12o—153页。
角等的最大变幅。
此次日全食观测结束后张钰哲在美国《大众天文学》杂志上表了《在日本轰炸机阴影下的中国日食观测》一文向全世界报道了我国在艰苦抗战的岁月里开展的这次日全食观测所取得的科学成就2。
3.1948年5月9日日环食观测。
此次日环食出现在广东、江西、浙江和江苏四省。美国6军派了观测队来我国浙江余杭县观测。天文研究所也与中央大学物理系、国防部测量局联合组队到该地观测但由于天阴只测得日食期间太阳亮度的变化。此外青岛观象台、中山大学天文台、上海同济大学物理系等单位也分别进行了观测。2y.netgso1arenetaundertheshadoanesebomberspopu1arastronomyV5op198(1942).第五节天文研究工作概况在1949年前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草创时期老一辈天文工作者尽管为开创中国近代天文事业尽了极大努力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能开展的观测和研究项目十分有限因而做的工作真正属于研究性质的不多。然而另一方面当时我国有些天文学家在国外留学或访问期间曾参与一些处于当时天文学展前沿的观测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高水平的、甚至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世界天文学的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时期我国天文工作者在国内所做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各天文机构配合自身的观测所开展的研究。如青岛观象台徐汇平表的论文《近十二年来青岛观象台所见之奇特黑子》对观测到的太阳黑子的各种现象作了详尽的讨论1。该台和军山台都曾结合观测讨论黑子变化对地球上气候及地磁或地震的影响等等。中山大学天文台曾围绕变星观测表多篇有关变星测光的论文。1941年日全食观测前后我国天文工作者曾表关于日食计算法日食计算图验法、日冕的亮度与形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二是利用古今中外观测资料开展的研究。例如张钰哲通过对1937年出版的《Boss星表》中万余颗恒星自行的统计研究确定太阳在空间运动的方向于1944年表了《太阳在空中之运动》一文。与此类似的还有1937年李珩的论文《以造父变星之空间度研究银河系之自转》1李珩和黄家器的论文《B型星之统计研究》2以及陈遵妫参阅彗星观测资料尤其是哈雷彗星史料借以考察彗星轨道及周期的演变后写成的著作《彗星论》等等。三是天文学史研究。这一时期有不少天文学家和其他学者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其中最突出的是高平子和朱文鑫(1883—1939)。1922年高平子提出研究中国天文学史的四条原则:(1)以科学方法整理历法系统;(2)以科学方法疏解并证明古法原理;(3)以科学公式推算古法疏密程度;(4)以科学需要应用古测天象。它们对我国天文史研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遵循这些原则高平子研究中国古代历法和天文观测方法表有“中国诸历岁实朔实考”(1924年)、《史日长编》(1932年)、《圭表测景论》(1939年)等论文著作朱文鑫的重要著作有《〈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1927年)、《天文考古录》(1933年)、《历代日食考》(1934年)和《历法通志》(1934年)等3。此外高鲁的《星象统笺》(1933年)、竺可桢的《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和地》(1944年)、董作宾的《殷历谱》(1945年)也均为天文史研究的力作。
这一时期我国天文学家在国外所作的天文研究中最有成就的是紫金山和凤凰山两山天文台的创建者余青松。他在二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利克天文台率先开展了恒星连续光谱的研究对91颗恒星的连续光谱进行分光光度测量得出恒星光谱的能量分布曲线阐明了恒星紫外光谱中巴尔末跃变的性质证明恒星辐射类似黑体辐射并通过恒星能量分布曲线与普朗克黑体辐射理1徐汇平:《近十二年来青岛观象台所见之奇特黑子》《宇宙》第8卷第7—8期第1o1页1938年。1见《宇宙》第8卷第5—6期第87页1937年。
2见《宇宙》第8卷第5—6期第89页1937年。
3马星垣:《高平子》席泽宗:《朱文鑫》分别见《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三集)》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2、247页。
论曲线的拟合求得不同光谱型恒星的有效温度从而最有服力地阐明了恒星光谱哈佛分类的物理意义1。他在恒星连续光谱研究中所作的这些奠基性工作被认为是恒星能量分布工作的重要里程碑2。
张钰哲、张云和李珩等人也是颇有成就的天文学家。张钰哲于1928年11月22日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现一颗新的行星——行星1125号将其命名为“中华”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46年访美期间又在麦克唐纳天文台现一颗新的食双星Bd—6°2376。并对一些食双星作了卓有成效的分光观测和研究3。张云于194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期间先是协助张钰哲现了那颗新的食双星接着在当年12月又现一颗北冕座R型新变星被命名为鹿豹座xx星④。李珩于1948—1949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与著名天文学家史瓦西(m.scharzshi1d)合作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表《化学组成不均匀的红巨星模型》一文被认为是恒星内部结构和演化研究领域中一项颇有成就的工作1。此外程茂兰(19o5—1978)和戴文赛于三四十年代分别在法国和英国对恒星或其他天体做过一些颇有价值的光谱研究或分光光度研究工作。
1nettine1ousc.{0,10}o.{0,10}m75p.1o4(1926).2Lutzd.snetetnamesp.495springer-Ver1eg(1992).3见《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四集》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④见《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二集》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页。1Lihenandm.snettmode1ithneto-geneitiesm.n.V.1o9,p.631(1949).第五十七章气象学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世界气象观测网的主要特是高空气象观测的兴起。能迅测得气压、气温、湿度测值的无线电探空仪在三十年代逐渐投入业务使用一些欧美国家在二战中已据此每日绘制高空天气图。随后雷达测风、测雨技术也开始推广。二十年代对中纬度主要天气系统(气旋)模式的研究取得突破。高空天气图出现后四十年代现大气长波和高空急流大气运动的理论研究为天气预报提供了新的基础。已有5o多年历史的国际气象组织自三十年代起逐渐改变为政府间的组织以适应日益增大的海运、农业、水利特别是远程民间航空方面的服务要求。而我国在这一期间气象工作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仍在谋求改善地面气象观测网。在抗日战争中观测网受到严重摧残但科学研究开始勉力进行取得一些成绩。
第一节气象观测网建设和技术进步1.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成立并推动台站网建设。
1928年2月中华民国大学院决定由中央研究院筹设气象研究所1929年1月成立竺可桢博士任所长。
竺可桢(189o—1974)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教育家中国气象事业奠基人之一。浙江上虞人。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武昌高等师范、东南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28—1946)浙江大学校长(1936—1949)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49—1974)中国气象学会会长、理事长(193o)对中国天气学、气候学、气候变化、地理学、自然资源考察等研究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1929年研究所在南京北极阁钦天山观象台故址新建气象台开始地面气象观测并在几年内配全新气象和地震仪器。先后开展全国最早的气球测风、日射、微尘和大气电观测。1932年开始地面观测。积极进行高空气象观测1929至193o年多次施放气球高空气象自记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但未能回收。1936年3月16日次回收自记仪器取得我国最早一批高空气压、温度、湿度记录弥足珍贵。1935至1936年研究所在南京、昆明和杭州由航空学校的飞机携带专用自记气象仪器进行高空气象观测高度达4ooo米。竺可桢对外国侵我主权长期在我国设气象台站十分愤慨。他深知台站网是气象研究和服务的基础早在1921年就著文呼吁我国应多设气象台并多次著文宣传气象对国民经济和国防的重要。1928年提出《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但未得到国民党政府的重视。研究所并无统筹台站网建设的职责但竺可桢克服种种困难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1929至1937年间的台站建设:调查各省已有测候所情况;编印观测规程、规范和整套技术指导书刊;代购国内外仪器;办观测员训练班;三次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讨论统一技术规定;促进、协助各省部门建设台站。
研究所还自筹经费在193o至1942年间设立了3o个直属测候所并且着重于两部一直空白的地区。除北平和上海外其中还有为参加国际极年科学活动而设的峨嵋山、泰山、拉萨测候所;在西北、西南空白区设立的有:酒泉、西宁、同心城、中宁、都兰、安西测候所;与民航部合作而设的有:包头、郑州、宁夏、贵阳测候所;受水利部门资助而设立的有武汉、西安、南郑、榆林、华山、商县、松潘、灌县、广元、大理、保山、昌都、北碚、缙云山测候所等。1942年将尚存的17个测候所交给新成立的中央气象局。193o年研究所开始绘制天气图、布天气预报和台风警报从此改变了上海法国教会徐家汇观象台把持我国天气预报的局面。研究所还曾致力扩充国内气象电报设立电台抄收东亚、东南亚各国气象电报并广播国内气象电报和预报、警报并与交通部商榷由上海国际无线电台和五处海岸电台广播台风消息和警报。至1936年天气图上国内气象电报已达9o余处。
气象资料的收集、整编工作是气候研究的基础。研究所定期出版了1928至1937年1月的《气象月刊》和《气象年报》载有全国台站的逐日气象统计(徐家汇观象台月刊只有月值)。整编出版各地历年温度、降水量资料。1936年竺可桢任浙大校长后先后由吕炯(1936年1o月—1943年3月)和赵九章(1944年5月—1946年)任代理所长1946年赵九章任所长。1937年日军入侵研究所于11月迁重庆北碚。
2.国民党政府中央气象局。
1941年1o月国民党政府在重庆成立中央气象局隶属行政院后改属教育部(1945年7月)又改属交通部(1947年2月)。局长为黄厦千博士原中央大学教授。1943年4月由吕炯接替。气象局于1942年接办气象研究所的直属气象站1941—1944年新设2o个站。抗战胜利气象局迁到南京后展很。1947年6月接办原属国防部气象总站(上海)和4o个站。1947年有直属站1o3个。
太平洋战争爆后国防部第二厅、国民党空军和中国航空公司都展有无线电通信的气象测报网和天气预报工作。
1943—1945年只有两部18个测候所每日加密向重庆气象电报且无国外气象电报实际已不能进行天气预报。1946年迁南京后仍由电报局收集测候所的气象电报和空军各地的气象电报广播1947年下半年增由上海民航电台转来35个站电报天气预报条件有所改善。所属上海、北京、广州、武汉气象台和定海测候所也进行天气预报。
1946年接收上海原法租界外滩信号台改设上海气象台。原国防部第二厅上海气象总站并入上海气象台。上海气象台有本地天气预报、海区天气预报和台风警报(由海岸电台广播)、港埠天气信号向各轮船公司预报和天气图。在龙华机场设有气象组独立绘图和布航站、航路预报配合民航航路管制和机场业务。
1949年2月中央气象局迁广州旋即迁台湾。
3.省级测候所。
由于局势开始相对稳定加上气象研究所的推动和协助三十年代有12个省在省政府或建设、农林、水利厅下设了省级气象部门并布设少数测候所;四十年代又增加两个省。但1937年起凡日军入侵所至完全停办。在后方的四川、贵州、福建测站有所增加。在抗日胜利后至解放前的几年中恢复不多。陈一得(1886—1958)云南盐津人师范理科毕业研究气象、天文、地震。1927年7月在昆明自设一得测候所是这时唯一的个人所设的测候所。至1936年6月省教育厅在昆明太华山设省立气象测候所委陈一得为所长。4.海关气象观测网。
54个海关测候所是最大的观测网。三十年代又新设3个在这57个站中仍只有一个岛屿、7个沿海港埠、7个内地所向徐家汇(1931年起向气象研究所)气象电报。日军侵入后除重庆测候所外其余都在1937—1944年期间先后停止工作。
5.青岛观象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22年底北洋政府收回胶州湾租界。1924年收回青岛测候所蒋丙然出任所长不久改称观象台有气象、天文、地磁观测。1928年开拓海洋学观测研究工作。1932年得到许多部门的资助建成青岛水族馆。1938年1月青岛观象台再度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观象台恢复工作。
6.民用航空气象工作。
中国航空公司在193o至1943年间气象工作由其通信部门兼办。1937年前有21个航站报告天气。七七事变后航线减少。太平洋战争爆后航运增多开辟了昆明、重庆至印度的航线设专职气象员承担物资航运保障气象台站有1o处。抗战胜利后国内航线增至2o多条国外航线增至8条业务量大增。上海龙华机场增设机场气象台站18处。
7.高空气象观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欧美国家布设气球携带无线电气象仪器的高空气象观测站。战后进入高空气象观测的新时期。高空气象观测网的建立和日高空气象图的绘制使天气学、气候学研究和天气预报业务获得很大的进步。
中国在这个时期先后有26个地用经纬仪跟踪气球移动的高空风观测。但入云后便无观测因此这对机场业务有用而对天气预报帮助有限。1944—1947年间驻华美军曾用当时最先进的仪器在我国设1o个无线电探空和测风站供中美空军混合团指挥作战之用。所取得的记录成为我国天气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8.高等教育与学会。
气象学高等教育自193o年开始中央大学(南京)设地理学系气象组1933年清华大学地学系设气象组1938年浙江大学史地系设气象组。1944年中央大学成立气象系。1946年清华大学成立气象系。
中国气象学会1924年1o月成立于青岛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十多个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之一宗旨是“谋气象学术进步与测候事业的展”。届会长为蒋丙然高恩洪、张謇、高鲁为名誉会长。1929年起会务中心转移到南京。至1948年时已举行年会15次。193o年起会长为竺可桢。学术刊物有:《会刊》(1925—1932)《气象杂志》月刊(1935年7月—1937年7月)《气象学报》(1941—1944)。
第二节外国人所设的气象台站1.徐家汇观象台。
192o年徐家汇观象台除继续原有业务外开始注意航空需要由云的移动推算高空风1931年1月开始气球测风观测。19o7—1944年在我国先进行高空臭氧观测。日军侵入后工作缩但观测工作未停止。195o年12月徐家汇观象台由军委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接管。徐家汇观象台地面气象观测连续78年是我国境内最长最完整的。
2.外国人在内蒙新疆的考察。
1926年冬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svenhedin)受德国委托与北京大学等单位组成中德西北科学考察团于1927年5月出。气象考察由德国气象学家赫德(.haude)主持。9月28日考察团到额济纳河沿途进行地面观测和测风气球观测。1927年5至7月在百灵庙附近的呼加图沟9月在额济纳河畔的忽图尔(1928年冬止)设站定观测。1931年5月赫德为勘察中德航空路线再度来华带来风筝高空气象探测设备在义肯公(1931年5—9月)和现内蒙海流图和额济纳旗附近的巴音托来(1931年9月至1932年3月)进行了地面气象观测和123次风筝探测。后来设备由气象研究所购得自1932年9月至1933年5月在北京清华大学探测46次。
3.日本在中国设立的观象台和测候所。
日本侵占东北后于1933年设伪满中央观象台于长春恢复中东铁路7个测候所并6续新建27个测候所及简易测候所百余处地区延扩至热河和绥远。工作人员大部分为日本人。大连和旅顺测候所直属日军部。
七七事变后华北各气象台站先停顿。194o年北平成立为华北国立现象台。1939年日军在华北设了18个测候所194o至1944年又增设12处包括山东、河南和江苏少数地方。南方在抗日战争期间测站都停办。只汪伪水利部门于南京、杭州、怀广、蚌埠在194o至1943年曾有气象观测。1932至1937年间日本在台湾增设测候所5处简易测候所23处。1938—1945年增设测候所4处。大部分测候所一直维持到1945年。战后由国民党政府接收。
第三节延安的气象事业在中国**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早在1939年即在延安马家湾创办了最早的农业科学试验农场——光华农场展农牧业增加供应。并设有气象组进行地面气象观测。
抗日战争中驻我国的美国空军迫切需要我敌后根据地的气象情报1944年7月美军观察员被派到延安并在延安建起气象台。气象台于1944年9月开始多种观测:地面气象、气球测风、高空无线电探空设备是当时最先进的。航空气象服务十分繁忙曾为**赴重庆谈判和很多次其他领导的飞行作出贡献。1946年4月观测组离去。1945年9月八路军总部成立第一个气象台——延安气象台张乃召(1912—1979)为领导人。气象台人员11人有邹竟蒙、曾宪波等。
为支持美军对日军的轰炸机飞行1945至1946年设立了清丰和太行军区观测站。1945至1946年为保证美军飞机来往延安在陕甘宁边区设定边、米脂、庆阳观测站。
1947年3月14日气象台撤离延安后组成军委三局气象队先后在山西临县三交镇王家沟、河北平山县王家沟进行观测。解放战争节节胜利许多同志投入接收台站工作后来成为新中国许多气象部门的领导人。
为建立人民空军作准备**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于1946年3月在通化成立航空学校成立气象台进行地面、高空风观测和气象预报。1948年1o月在牡丹江航校办气象训练班。1949年6月组建了沈阳、齐齐哈尔、牡丹江、长春、公主岭机场气象台1o月起进行天气预报。12月在哈尔滨、长春、锦州、沈阳、济南、北京、牡丹江成立航校都建立了气象台。7月建立西安等15个机场气象台。不久接管了国民党上海、南京、杭州气象台。第四节科学研究成就这一时期我国开始进行气象科学研究并取得很多成果。科研工作主要是在竺可桢、涂长望、赵九章的领导下进行的。在最后的1o年中由于国内气象资料的积累、科研队伍的扩大和战时开始取得的高空气象资料进一步获得一批重要成果。下面列出主要成果的内容括号内为主要研究人。
(1)气候资料的整编和主要气候要素的分布图(竺可桢、张宝坤、吕炯、涂长望)。
(2)气候成因研究:地面、高空基本气流及其季月变化(竺可桢、陶诗言、高由禧、刘匡南);气团性质和分类(赵九章、涂长望、张丙辰);季风的形成和活动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竺可桢、涂长望、黄仕松)。
(3)中国气候区划(竺可桢、涂长望、卢鉴、张宝坤)。
(4)历史时期中国气候的变迁(竺可桢、郑子政)。
(5)天气学研究:气旋路径分类(蒋丙然沈孝煌);气旋与锋(么振声、卢鉴、涂长望、张丙辰);寒潮活动(李宪之、卢鉴);台风(竺可桢、李宪之)。
(6)中国天气与大气环流和大气振动的关系(涂长望)。
(7)大气环流理论(赵九章、叶笃正、朱岗昆)。
这3o年中在气象研究所的努力推动和协助下一些省份农业、水利部门开始重视气象科学研究地面气象观测网的建设有了进展到1937年达到一定规模但在日军入侵时东部除福建外台站多随之消失。但西南和西北有所增加。下表列出1937年和1945年存在的各级测候所数目统计。由于资料不足表中没有包括军事和民航部门的台站。4级所属每天只观测1—2次观测项目少的简易所大多不能维持长久作用有限。
1937年和1945年各级测候所统计1937年1945年台站等级1234总计1234总计本国设121oo1893366371394167117391外国设4191437743111o125总计161192o3373711121o5177118416这3o年中国民党政府始终没有建成一个分布全国的、稳定的、有基本观测、通讯和质量控制的气象观测网未能形成全国性的天气预报工作。受气象观测网不完备和落后的限制这时期取得的科研成果对中国这样一个广大而地形复杂的国家的气候和气候区域只能有了个轮廓的了解对气候与农业的关系缺乏研究对天气学的众多方面也只是有了初步的认识。11本章涉及的有些年月和机构等因记忆和资料所限可能不够准确尚待进一步考订。第五十八章物理学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皇朝的统治1919年的五四运动又吹响了反帝反封建的号角。然而在中国实现科学和民主的任务还很艰巨国内政治和国际形势始终严重制约着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展。尽管如此二十世纪上半叶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奠基和初步展的时期也是近代物理学在我国生根芽和成长壮大的时期。
第一节物理学教育1.大学物理学系的设立。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我国许多大学相继设立了物理学系(或数理系、理化系)如:金陵大学(1912)、北京大学(1918)、大同大学(1919)、南开大学(1919)、东南大学(1921)、北平师范大学(1922)、厦门大学(1923)、中山大学(1924)、清华大学(1926)、燕京大学(1926)、浙江大学(1928)、武汉大学(1928)、交通大学(193o)等等。到三十年代中期我国设有物理系(或数理系、理化系)的大学已过3o所。随着在国内和国外物理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日益增多特别是随着出国深造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毕业研究生的6续归国大学的师资力量得到加强物理学高等教育已在我国具有一定的规模。
大学物理学教学在二三十年代有了明显的改进。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于1929年成立理学院以实验科学为主要展方向这在当时国内实验科学尚不达的状况下是比较新颖和独特的。193o年该校物理系开始招收研究生。三十年代初该校物理系开设的理论和实验课程共37门其中必修课16门选修课21门有的课程还反映了当时物理学的最新展。该系建有普通物理、热学、光学、电学和近代物理五个实验室以及金木工厂设备先进仪器一流。图书方面物理学各科的重要书籍、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的文集以及19oo年以后的各种重要期刊均多齐备。系里经常组织学术讨论会报告研究成果、评介新成就与新展学术风气浓厚。其他各大学对科系的建设也都颇为重视。总之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各大学的物理系都力图给学生以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广泛教育。
2.留学人员及其归国后的教学等工作。
早年赴国外留学深造的人员大多学成之后立即归国献身于物理学的教学和研究但由于受到国内种种条件的限制继续进行研究工作困难很多所以大部分人都是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培养物理学专业人才。因此他们既是物理学家更是物理学教育的专家。
这一时期许多大学里都有我国物理学界的一些老前辈执掌教学如:颜任光、丁燮林、李书华、王守竞、饶毓泰先后主持北京大学物理系;叶企孙、吴有训主持清华大学物理系;谢玉铭主持燕京大学物理系;胡刚复主持东南大学物理系;等等。各校均聘请知名教授任教如三十年代初清华大学物理系有叶企孙、吴有训、萨本栋、周培源、赵忠尧等五位教授真可谓人才济济。这些曾经留学欧美的著名学者在各校建立实验室开设反映最新成就的课程进行理论与实验并重的物理学教学。他们的出色工作使这些大学的物理系享有盛名。
物理学教学所必需的实验仪器在我国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方面留学人员亦作出了很大贡献。1925年颜任光和丁佐成创办上海大华科学仪器公司该公司有实验室修理和制造各种实验仪器。这是我国第一个现代科学仪器工厂从此我国有了自己生产的物理仪器。1929年中国科学社在上海设立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也进行仪器制造在抗日战争结束后逐渐有所展。此外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北平研究院物理学研究所也有制造。
3.教材、译著与专著。
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物理学家们根据自己在多年教学工作中的经验编写了许多教材。其中供中学物理学教学用的有:丁燮林和王书庄的《初中物理实验》(193o)、《高中物理实验》(193o);倪尚达的《高中物理学》(1933);戴运轨的《开明物理教本》(1931)、《高中物理学实验教程》(1933)、《正中高中物理》(1938)、《初中物理》(1949);方嗣欔的《物理实验》(1932)、《初中物理学》(1934);严济慈的《高中物理学》(1948)、《初中物理学》(1949);等等。这些教材在三四十年代相当流行很受欢迎有的曾多次再版。它们对于提高中学物理学教学的质量起了很大作用。
我国物理学家们从二十年代起就编写供大学物理学教学用的中文教科书从而改变了在我国大学里曾经一度使用英文教科书的局面。比较有影响的如:李书华的《北京大学物理实验讲义》(1924);叶企孙和郑衍芬的《初等物理实验》(1929);倪尚达的《无线电学》(1929);萨本栋的《普通物理学》(1933)、《普通物理实验》(1935);戴运轨的《大学普通物理学》(1941);严济慈的《普通物理学》(1947)等等。
为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学术水平我国学者翻译了许多物理学书籍包括学术专著、通俗读物、教科书等。据统计1911至1936年的25年间我国译刊科学书籍495种其中物理学书籍52种占1o.5%。1在这些物理学书籍之中有相当数量的书其著者是著名物理学家如牛顿、法拉第、迈克尔逊、普朗克、密立根、爱因斯坦、布拉格以及罗素、石原纯等。而在译者之中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是我国著名学者、科学家或翻译家如何育杰、夏元瑮、文元模、周昌寿、张贻惠、杨肇燫、郑贞文、张钰哲、任鸿隽、郑太朴等。这些译著不仅包括许多颇负盛名的教材而且还有不少学术专著如《相对论浅释》(1922)、《最近物理学概观》(1922)、《物质与量子》(1936)等等其原著就很有名译书也很有影响。抗日战争期间物理学家们在生活和工作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翻译世界著名科学著作为日后国家复兴和科学进步作准备。如:严济慈和李晓昉合译的《理论力学纲要》(1938);王普译的《原子物理学入门》(1945)、《核子物理学入门》(1946);6学善译的《力学概论》(1949)、《柔体力学》(1949);许国保译的《热学与声学》(195o);杨肇燫译的《电学理论》和《电学原理》(1951年再版)等等。
我国物理学家在多年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也撰写了不少专著。如:谢玉铭和c.h.corbett(郭察理)的《物理学原理及其应用》(英文本1924;中译本1928)、《物理学实验》(英文本1924);倪尚达的《无线电学》(1929);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及其结构》(英文本1939);萨本栋的《并矢电路分析》(英文本1939)、《交流电机基础》(英文本1946)、《交流电路》(1948)、《交流电机》(1949);黄昆和玻恩(m.Born)的《晶格动力学》(1954);等等。这些专著颇负声誉在国内甚至国外都有相当的影响被用作教本或被视为经典之作。
4.人材培养。
我国物理学教育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前半期得到了较大的展培1参阅周昌寿:《译刊科学书籍考略》载《张菊生先生七十岁生日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实际上按周昌寿所列的书目其中物理学书籍近6o种约占12%。
养了许多物理学的专业人才。然而总的来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缺乏安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学校被迫内迁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大量散失师生备尝颠沛流离之苦。当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迁到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和交通大学迁到重庆;浙江大学迁到贵州湄潭。在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师生们坚持教学和开展学术活动在此期间培养出的学生中后来多人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如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黄昆、朱光亚等等。
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老一辈的物理学家献身教育与研究事业为国家培养年轻人才。像胡刚复曾先后在11所高等院校筹建物理系或理学院或在其中任教。清华、燕京和北京三所大学的物理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优秀的物理学家。学有师承后继有人保证了中国物理学事业的不断展。
第二节物理学研究1.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我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研究绝大部分是在国外进行和完成的。
这种状况的形成不仅是因为国内缺乏和平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缺乏必要的研究经费而且也是由于国内缺少实验研究所必需的仪器设备缺少理论研究所必需的资料信息。我国国内的物理学研究从二十年代后期才逐渐开展起来。
然而无论在国外抑或在国内我国物理学工作者奋努力在纯粹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其中许多成为我国物理学某领域或某分支学科的开创性或奠基性的工作有些还在国际物理学界产生过较大影响。
下面仅列举若干人物与事项以简要明之。二十年代初叶企孙用x射线法精确测定的普朗克常数值曾一度为国际物理学界所采用他也是我国最早开始近代磁学研究的物理学家;饶毓泰研究原子和分子光谱得到重要成果;严济慈在光谱学等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吴有训从实验上全面验证了康普顿效应并开创了我国国内的x射线研究;王守竞把新诞生的量子力学成功地应用于原子分子的研究其成果受到国际物理学界的重视;施汝为在我国国内最早开始近代磁学的研究;萨本栋在研究交流电机和电路理论方面颇有建树;赵忠尧在193o年最早观察到正负电子对的产生和湮没;张文裕现μ介子和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吴大猷在原子和分子物理以及光谱学等领域的研究成绩卓著;谢玉铭三十年代关于氢原子光谱的研究事实上现了在四十年代后期才得到肯定的“兰姆移位”;王竹溪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方面有出色的成就;王淦昌在四十年代初就提出了探测中微子的建议;周培源深入研究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以及流体力学湍流理论;钱三强和何泽慧关于核裂变的研究尤其现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为国际物理学界所公认;6学善、余瑞璜、钱临照等分别在应用x射线多晶粉末法研究晶体结构和合金相图、x射线晶体分析Fourier新综合法研究、金属晶体的范性形变和晶体缺陷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出色成绩;葛庭燧在金属物理方面有许多为国际公认的创性研究;汪德昭、马大猷分别在声和声纳的研究、房间声学简正波理论研究方面有独创性的成果;王大珩研制光学玻璃和光学仪器贡献很大;钱伟长创立了以三维弹性理论和张量分析法研究弹性板壳的统一的内禀理论;钱学森、郭永怀等在高声流亚声和声混合流动问题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为空气动力学的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彭桓武在理论物理研究方面贡献卓著;黄昆在固体物理学领域特别是晶格动力学方面进行了开拓性工作等等。
大体上我国物理学工作者在抗战之前较多从事实验研究尤其是在光谱学方面;抗战期间则大部分从事理论研究其次是应用光学研究;抗战之后也较多从事原子核物理学研究。总之物理学研究比较偏重于理论研究。
2.专业研究机构的情况。
我国专业性质的物理学研究机构在二十年代后期逐渐建立其中最重要的有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学研究所和镭学研究所。
1928年6月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关——国立中央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在此之前3月在上海成立了国立中央研究院理化实业研究所该所下设物理、化学和工程三个组。7月三个组独立为三个研究所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遂告成立由丁燮林任所长。研究所先后建立起南京紫金山地磁台物性、x射线、光谱、无线电、标准检验、磁学等实验室以及金木工场。研究所除开展各项研究外还制造理化仪器供全国中学和大学及研究机关之用。仅中学仪器一项至少制成两千六七百套为促进我国物理科学的展作出了贡献。1937年抗日战争爆物理所内迁始迁昆明继迁桂林再迁至重庆北碚。抗战胜利后物理所于1946年复迁至上海。同年丁燮林辞职由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萨本栋兼任所长。1946年冬议迁南京九华山麓并将地磁部分并归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947年秋吴有训受聘任所长。同年冬在南京建成实验大楼图书仪器遂次第运宁至1948年3月全部迁竣。新建的实验大楼有图书室、原子核学实验室、金属学实验室、无线电实验室、光谱学实验室、恒温室、以及金工场等。与此同时二十年间物理所的研究队伍也有很大展。1928年仅有专任研究员4人助理员4人;1948年已有专任研究员7人兼任研究员2人专任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2人助理员5人。
1929年9月我国另一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机构——国立北平研究院成立。该院初期设理化等各部理化部长由副院长李书华兼任。同年11月物理学研究所成立属理化部李书华兼主任。193o年严济慈被聘为物理学所主任。1932年北平研究院与中法大学合作创办镭学研究所亦属理化部又聘严济慈兼镭学所主任。1935年该院取消理化等各部直接设研究所并改主任为所长。严济慈为物理学研究所所长并兼镭学研究所所长。同年镭学所迁往上海。抗日战争爆后物理学所内迁昆明。抗战胜利后物理学所迁回北平。1948年镭学所改组分为结晶学研究室(上海)和原子学研究所(北平)前者由6学善主持后者由钱三强任所长。物理学研究所设有研究室、实验室、图书室、金工场、光学工场等机构。研究工作主要有光谱学、水晶构造、压电现象、照相片之感光性、地球物理等几个方面。抗战期间该所主要进行应用光学和应用地球物理方面的工作。为适应战时需要曾制造最高放大倍数为14oo倍的显微镜5oo余架供教学、医疗和工业所需;磨制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等)的光学玻璃部件3oo余套供道路和水利测量所需;制造水晶片振荡器1ooo余具供后方无线电台及盟军无线电收报机用;另外还在云南及贵州进行物理探矿1o余处。镭学研究所设有放射学、x光、光谱学等研究室及化学实验室主要进行放射性元素研究和x光研究。抗战期间该所力图利用固有设备从事理论与实用问题之探讨研究范围属于放射学、结晶学和光学方面;另外曾制紫外光灯十数具以应军令部及当地医院之需求。1934年物理学研究所与镭学研究所共有专任研究员2人兼任研究员3人助理员9人。1948年物理学研究所有专任研究员7人镭学研究所有专任研究员4人。
继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建立研究所之后1932年5月军政部兵工署理化研究所成立其中物理部分设金属、弹道、光学、材料、电学共五个试验室。研究问题包括:特种合金钢的物理性质及其金属组织钢的热处理与其物理性质及金属组织的关系各种棱镜的制造军用通信设备光感器无线电遥控器等等。此外在昆明和贵阳的兵工署所属工厂由龚祖同主持设计研制多种军用光学仪器供抗日前线将士使用。
3.大学研究机构的情况。
二十年代末国家批准有条件的大学设立研究部在教学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清华大学于1929年成立理学院第二年该校物理系开始招收研究生。此后物理系着重展研究部。在短期内建立起了x射线、无线电、光学、磁学等研究室。用于研究的设备和仪器有:x射线设备、γ射线设备、大型电磁铁、石英摄谱仪、示波器、无线电射与接收设备等。除清华大学外6续设立物理学研究部的大学还有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等。
抗日战争期间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仍设有研究院继续开展科研工作。1939年清华大学成立了无线电、金属、航空、农业和国情普查等五个特种研究所进行了一些直接为政府军事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叶企孙任特种研究所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有训为金属研究所所长任之恭为无线电研究所所长庄前鼎为航空研究所所长这三个研究所的工作都与物理学关系密切。
4.研究刊物及论文情况。
我国最早的物理学论文很可能就是李复几的博士学位论文《关于p.Lenard的碱金属光谱理论的分光镜实验研究》(19o7)。至二十年代末期我国学者在国外刊物上表的论文全部都是他们在国外进行研究的工作成果。大约193o年左右我国学者在国内进行研究的工作成果开始见诸于国外刊物。吴有训的论文《单原子气体所散射之x射线》就是他在清华大学进行的工作于193o年表在英国的《自然》(nature)周刊上这是中国物理学家将其在国内的研究成果表在国外刊物上的最早的论文之一。
据统计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物理学工作者在国内外表的研究论文和科学报告总数将近1ooo篇。它们几乎全部都以外文(英文、法文、德文)表。大量论文散见于欧洲各国和美国的各种学报或学术刊物一部分表在《中国物理学报》上还有一些刊载于《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集刊》、《(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学研究所丛刊》(以上《集刊》和《丛刊》于抗战爆即停刊)、《国立清华大学理科报告(甲种)》(该报告至195o年共出版五卷28期)以及各大学的学报。
第三节中国物理学会1.成立经过及组织机构。
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于1932年是我国物理学工作者的全国性的学术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