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到美军观察组抵达延安的一个月里,***又多次过问了接待美国观察组的准备情况,并亲自到延安机场视察安全保卫工作。七月二十一日,也就是美军延安观察组启程的前一天,组长包瑞德上校接到正式指令。指令详细列出了观察组在延安的任务,主要是收集共产党军队已获取的日军情报和共产党根据地的政治和军事各方面的综合情况,并协调营救被日军击落的美军飞行员。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二日,中共中央为美军观察组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延安军民敲锣打鼓,把美国客人迎进了延安城。为了修复跑道,以便观察组第二批成员能尽快到达延安,当天下午,一支部队进入机场开始平整跑道。随后赶到的叶剑英将军在问候了观察组成员后,撸起袖子就加入了平整跑道的人群里。这一举动让观察组的成员们倍感惊讶,因为在国民党的军队中,不用说叶剑英这样的将军,即使是普通的营长或连长也不可能与士兵们一起劳动。将军的举动感染了在场的美军军官们,他们也兴致勃勃地加入进来。四天后,***在他的窑洞中为观察组成员举行了正式晚宴,朱德总司令也参加了宴请。面对这群远道而来的美国年轻人,***幽默地说,你们知道你们自己有多重要吗?你们的副总统都要亲自来中国说服委员长为你们放行呢。***的幽默打消了美国客人一时的拘谨,他们争着向***和朱德敬酒。观察组成员全部是第一次到延安。与燥热和多雾的重庆相比,延安厚实的黄土和清澈的蓝天让美军成员们耳目一新。整个美军观察组由十八人组成。一周后,观察组第二批9九名成员也到达延安。美军观察组成员西蒙.希契之子詹姆斯.希契说,有趣的是,每当我和美军观察组的成员们谈起他们在延安经历的艰苦,他们总是带着欣喜去回忆那段往事,回忆本身就是快乐的。我想中国人民对他们表达了真诚的善意,这样就冲淡了延安环境上的艰苦。许多年后,美军延安观察组成员科林出版了他在延安拍摄的大量珍贵照片,谢伟思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的话:我们这些美国人在延安见证了正在孕育的新中国。
而整个参观团当时因为张心就在兰州,所以蒋介石当时就命令张心说陪同这些人一起去一趟延安,这个消息把张心给郁闷的啊,但是蒋介石这么说了,也只能是照办,而且事情还没完,因为赫尔利也提前的来了,也要来延安,蒋介石又让张心去陪同,这一下子,张心差点和蒋介石翻脸,可是还带照办啊,所以,只能是继续。
赫尔利曾经是胡佛总统时期的陆军部长,出任罗斯福总统特使之后不久,他便成为美国驻华大使。由于深陷中国内战开始时复杂的政治漩涡中,这个美国人很快就被共产党人视为一个出尔反尔的政客。但是,他第一次来延安的时候,受到了真诚的欢迎。***特别交代,要专门为赫尔利“开个欢迎会”,“再搞点音乐晚会”。延安方面期待的心境,源于重庆传来的情报。不久前,在重庆的共产党代表已与赫尔利见过面。赫尔利对林伯渠和董必武说: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态度已经缓和,并且同意他必要时与共产党人接触。他代表罗斯福总统来到中国,就是要促成中国一切军事力量的统一,以最终战胜同盟国共同的敌人。
在此之前,包括***在内,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都没有见过赫尔利。于是,与前些日子那架运载美军观察组的飞机出现意外一样,这位美国特使也令延安的共产党领导人感到了颇多的意外。赫尔利乘坐的飞机在延安降落时,周恩来正好在那片空地上,当他得知走下飞机的外国人是赫尔利时,立即招来一个步兵连作为临时仪仗队。六十一岁的赫尔利“伸直身子,挺起胸膛”接受步兵连的检阅,“像一个得意洋洋的小伙子那样高叫印第安人的战争口号”。这一情景令急忙赶来欢迎他的共产党领导人不禁“瞠目结舌”。第一次会谈,面对***、朱德、周恩来,基本上是赫尔利一个人在滔滔不绝。他再次强调自己到延安来是得到国民政府批准的,蒋委员长不但愿意承认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的合法地位,并且愿意承认中国其他一切政党的合法地位,同时正在考虑以某种形式吸收共产党人参加军事委员会。赫尔利拿出一份名为《为着协定的基础》的文件,亲自为共产党领导人朗读起来:
一、 中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将共同工作,来统一在中国的一切军事力量,以便迅速击败日本与重建中国。
二、 中国共产党军队,将遵守与执行中央政府及其军事委员会的命令。
三、 中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将拥护为了在中国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孙中山的原则。双方将遵行为了提倡进步与政府民主程序的发展的政策。
四、 在中国,将只有一个国民政府和一个军队。共产党军队的一切军官与一切士兵,当被中央政府改组时,将依照他们在全国军队中的职位,得到一样的薪俸与津贴,共产党军队的一切组成部分,将在军器与装备的分配中得到平等待遇。
五、 中国政府承认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地位,并将承认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的合法地位。中国一切政党,将获得合法地位。
***问赫尔利,这份文件究竟是什么人的意见?赫尔利解释说,这是两党谈判的基础,不带有任何强迫性。参加会谈的美军观察组组长包瑞德上校对赫尔利说,***想知道的是,您刚才说的是蒋介石的意见还是您自己的意见。赫尔利犹豫了一下说,原来是我自己的意见,后来蒋先生作了若干修改。
午饭之后,接着会谈。
***不再给赫尔利滔滔不绝的机会。在警告赫尔利“中国的事情很难办”之后,***着重谈了两个问题,即联合政府问题和改组军队问题。――这两个问题,是解放战争爆发前,国共两党始终无法妥协的最主要的问题。***说,抗战以来,“我们从不妨碍国民党,而国民党却来妨碍我们”,一共一百九十五万军队,“有七十七万五千人来包围我们”。虽然如此,我们仍然拥护国民党,以打击日本侵略者。我们战斗在敌后的六十三万军队和九千万人民,拖住了日寇的尾巴,如果没有这个力量拖住日寇的尾巴,国民党军队早就被打垮了。军队是需要改组,中国人民的公意是:哪个军队腐败,就改组哪个。“而不是英勇善战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赫尔利认为***的话不公平,他说蒋介石抗战八年,是他周围的腐败分子利用了他。但是赫尔利依旧认为,关于他带来的那份文件是有沟通的可能的,他请***亲自修改文件上的条款。***表示,赞成第一条,把第三条放在第二条之前,建议加上联合政府的条款:“现在的国民党政府改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及无党无派政治人士的代表的联合国民政府”;同时,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军队代表的联合统帅部。”***强调增加的这一条款意味着: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国民党只是联合政府与联合统帅部中与其他党派平等的一员。
赫尔利以他对中国极其有限的了解,显然无法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在第二天的会谈中,赫尔利表示:“我将尽一切力量使蒋先生接受,我想这个方案是对的。”他甚至表示如果蒋介石愿意,他可以陪同***去见蒋介石,并以“美国的国格”担保***在与蒋介石见面后能“安全地回到延安”。***的回答是:“我很愿意和蒋先生见面,过去有困难,没有机会,今天有赫尔利将军帮助,在适当时机我愿意和蒋先生见面。”可以肯定地说,***对经过修改的方案在蒋介石那里获得认可,持严重的怀疑态度。因此,他问赫尔利:“今天把文件准备好,明天签字”,不知蒋先生是否会同意?包瑞德上校在一旁说,有赫尔利将军见证,如果蒋先生拒不签字,将军就可以明确地告诉罗斯福总统,我们认为很公平的协议,“毛同意了,蒋不同意”。这时,赫尔利提出一个看似十分尖锐的问题:“我要再证实一下,您是否愿意和蒋先生合作,由他当政府主席?”***的回答是:“他当政府主席。”赫尔利变得十分乐观了。他问***,与蒋先生见面的地点如果不在重庆,那么应该选在别的什么地方?***说:“当然在重庆。”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