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仿佛怕袁世凯反悔一边,克林德赶忙道:“请陛下放心,贵国的帮助我国定会牢牢记住……”
“克林德先生,你别放心太早……”袁世凯提醒道:“我国虽不承接英国人的运输业务,但有的国家会抢着去承接,最起码美国人就会出面……贵国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多谢陛下提醒……”达到目的后,克林德再无心逗留,闲聊几句便匆匆告辞……
看着德国大使的背影,一直伴随袁世凯身边地副官拱手问道:“陛下,您真的不准备承接英国的运输业务?”此人身穿帝国海军军服,挂少校衔,年约二十五六,身材高大、面庞方正,坚定的目光让他显得一脸刚毅之气,正是新任御前海军参谋副官陈绍宽(史实中此人在担任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是个帅哥)。
袁世凯看看这个一脸英气地参谋官笑道:“哦?厚甫有什么想法不妨提出来。”
“是!”陈绍宽清清嗓子道:“虽然英国承诺给我国自由通商权,但屡屡在欧洲阻挠和滞留我国商船,使得这种自由通商权大打折扣。若是此次能承接英国货物。今后我国商船在欧洲境况将大为改观,而且英国人开出的运费极高,还可趁机刺激我国航运业的发展……”
听完陈绍宽地话,袁世凯对另一个御前参谋问道:“忱,你地意见是否如此?”
“臣基本赞同陈副官的意见,不过觉得此时还不到火候。应该再拖延一段时间,让英国出现物资短缺后再为其承运。这样一来可以抬高运费获取更高的利润,同时还能间接支援德国在欧洲的战事……”被唤作忱的年轻人身着陆军少校服,与陈绍宽年纪相仿,不过身材矮上半头。而且脸上多了些俊朗少了些刚毅,他就是新任的御前陆军参谋副官张自忠。
“分析得不错,不过只对了一半……”袁世凯点点头问道:“你们觉得英国人为何要让我国承接印度物资的海运业务?”
陈绍宽答道:“英国人雇佣我国商船有很多好处:第一,我国与印度接壤,路途较近;第二,英国人知道德国亚洲潜艇部队需要我国供给,所以不敢对我国商船下手,用我国商船运输货物的安全性要大很多。”
袁世凯笑道:“我来补充一下,英国人用我国商船还有两个好处。其一,若是我国承接了英国运输任务。必定会为了减少风险而减少对德国销售潜艇的数量;其二,德国攻击协约国商船的目地是为了阻断英国与印度的联系。若是我国再次破坏德国计划,那么中德关系自然出现间隙……呵呵,一个不算离间计的离间计……”
张自忠
刻道:“陛下,即便如此,我国也可以承接英国的小务,这样德国人不敢有什么怨言,但对改善我国商船的在欧洲的地位大有好处……”
陈绍宽道:“臣同意张副官的观点。若是美国人趁机接到了这笔业务,他们很有可能以此要求英国人给予其一定的自由贸易权……”
袁世凯露出一抹微笑道:“呵呵,我就怕美国人不去接这个业务……你们不用劝了,今后会让你们明白的……厚甫。海军的商船护航分队训练得怎么样了?”
陈绍宽道:“回陛下,目前已经有32艘‘忠诚级’护卫盾级’驱逐舰编入护航舰队,另外,由快速商船改造地8一级护航航母也已经编入该舰队战斗序列。萨将军正在按照您提出的几个护航战术安排合编训练。预计下个月就可以执行任务……”
“恩,这支舰队交给萨镇冰我还是放心地……从下个月开始,所有来往欧洲的商船必须结伴而行。同时要派出战舰护航……”
陈绍宽道:“陛下,这些战舰基本以反潜为训练科目,难道您认为德国人会对我国商船不利?”
“国与国之间没有友谊只有利益,一旦触及利益,盟友也不得不防……”
由于袁世凯从后世带来的海军理论,使得中国建立起一套与英国人完全不同的护航体系——商船结队而行,海军派战舰为其护航。此时潜艇的作用已经渐渐为各国重视,而且中国对外销售了数十艘潜艇,为了继续保持战术和武器上的优势,中国海军这两年不仅建造了数十艘护卫舰、改装了8护航航母,而且还专门研制出了“游龙式”水陆两栖飞机用于远程反潜巡逻。这些措施,都是后世对付海狼战术和潜艇偷袭的最佳武器和战术……
克林德来访的第二天,朱尔典收到了唐绍仪的答复,内容与袁世凯提出的“间接拒绝”方案一致。中国这个态度让克林德放心、让朱尔典失望,英国对于中德关系也开始警惕起来。随后,英国方面向美国提出了雇佣商船地建议,美国人欣然同意。此刻美国人表面上对德国人在亚洲的潜艇战表示强烈谴责,但是内心却已经是鼓掌叫好,因为他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战争一开始,英国海军就已经实际上取得了大西洋上的控制权,并封锁了所有通往同盟国地航道。自那以后,美国对英国人的封锁措施比德国潜艇的活动更加担忧。美国坚持“海上自由”,其船舶不可避免地与英国巡逻舰发生冲突,船主因检查而造成的长时间拖延感到十分愤怒。另一方面,英国为了断绝德国的工业原料与粮食来源,对开往德国与其他欧洲中立国的船舶大加限制,这一举措造成美国对同盟国的贸易额1914的一亿六千九百万美元下降到1915的不足一百万美元(数据出自《世界海军史》)。一时间,美国民间、商界与政界都大肆声讨英国这种“蛮横的态度”,英美之间关于禁运与反禁运的争执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不论这种争执是如何激烈,如何旷日持久,又如何尖酸,甚至在争执变得特别严重的时候,美国总统威尔逊曾一度认为这种争端会引起英美之间的战争,但对美国人来说,公海航行自由并不是压倒一切的争端,于是他们不得不将贸易越来越多的转向协约国,并使得这种争端一直得以停留在幕后。
随着战争的深入,美国对协约国的贸易额飞跃上升,从1914全年的八亿二千四百万美元上升到1915年上.:抵偿了对德贸易停滞的损失,从而缓和了英美之间的矛盾。另外,“卢西塔尼亚”号事件使美国国内少数亲德派威信扫地,英国人抓住这一事件巧妙宣传,导致美国舆论转而倾向协约国,加上美国船主发现将货物运到英法更加安全和有利可图,于是美国民间的抗议者渐渐沉默下去。(1915年美英贸易额全年史实数据是
就在美国人准备大发战争财的时候,土耳其参战,达达尼尔海峡被封锁,中国人介入了他们与协约国的生意中。从1915年夏天到年底,美贸易回落到四亿七千万美元,而中国则从英国人手中获得了超过二十亿的贸易额。另外,英国人给了中国一个他们梦寐以求的特权——自由通商,尽管这种“自由通商”有很大的水分,尽管中国的商船屡屡被英国海军刁难,但足以让中国人把物资运到德国,这也意味着美国在同盟国丢失的贸易经全部被中国占据。加上中国凭借着武器、药品上的优良性能,不断的挤占着美国人本就不多的协约国市场份额。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美国人犯了“红眼病”:他们再次向英国提出自由通商的要求,从而使得战争初期那种争执再次回到英美之间。
此次德国潜艇在亚洲的所作所为,让英国与其最大的粮仓、油库和资源产地无法连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物资紧缺,甚至出现了社会动荡的前兆。为了缓解这一情况,英国向美国进口的物资一下子增多数倍。美国人适时做出调整:为了满足协约国的需要,美国的厂商生产了它们所需的商品;为了使协约国能偿付美国供应的商品,美国银行为它们安排了信贷;现在为了这笔庞大的运输业务,美国商船协会甚至还组建了远东运输队。美国政府这些举措的目的就是想成为协约国的粮库、军火库、运输队,甚至是银行,并最终从战争中得到最大的利润。但是美国人没有想过,如果继续下去,他们将因为经济和债务的关系,把自己的命运与协约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胜负捆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