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朱温留康怀贞率领五千人马守沧州,自己一边向北继续挺进幽州,一边让王彦章、李思安、夏鲁奇攻打沧州周边的州县,义昌军下辖的州县听说沧州失守,一个个望风而降。这种乱世中墙头草的地方官员遍地都是,只要某一方的势力强大,而且威胁到自己的安全,他们很容易就会屈膝投降,有时候并不是为了所谓的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全城的百姓不被屠戮,这一点朱温自己也深有体会,所以朱温向来对真心投降的人很是礼遇。
正因为朱温对下属官吏的宽厚,这才让很多人从内心里对朱温感激,从而死心塌地的效忠于朱温。而朱温对于那些刺儿头也从不留情,这是朱温的驭众之道,要官的给你官,要钱的给你钱,不听话的直接拿下甚至不惜直接杀掉,也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镇得住这些墙头草。朱温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够发展到今天,他可不是一味的对人施以恩惠的烂好人。
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朱温就几乎已经扫平了义昌军和卢龙镇两镇中除了幽州外的所有州县,现在的刘仁恭只能困守幽州,妄图凭借城高河深的幽州城据守这最后的辉煌。
朱温看了卢龙镇周边州县之后才知道刘仁恭是如何对待他下辖的百姓的,刘仁恭几乎把所有下辖百姓中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一下的人全部强征入伍,并在脸上刺下刺青作为标记,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能够让人一眼认出他们的身份。
所过之处能够见到的**都只是老弱妇孺,田地荒芜,百姓朝不保夕,而且民间几乎没有可用于交易的铜钱,据百姓们说,刘仁恭几乎把卢龙镇下辖地区所有的铜钱和金银全部收入自己的私库,民间进行交易只能以物易物。
这些百姓们的惨况让朱温更加坚定了攻打幽州的决心,他很清楚一个如刘仁恭这样卑劣的人做藩镇首脑对下辖百姓的危害,他绝对不容许这种事情继续下去,救民于水火,这个念头在这一刻是如此的强烈。
在打下益津关之后,很多降卒伏地痛哭,请求梁王朱温能够放他们回家跟妻儿老小团聚,数万人伏地痛哭,一时间声震四野,就是有铁石心肠的人,在这一刻恐怕也要落泪,更何况朱温这一个本就心中有着大爱的人?
朱温环视身边的王彦章、李思安、夏鲁奇等人,见他们眼中也隐含泪光,他知道自己麾下的这些人也都是贫苦百姓出身,最见不得百姓受苦,朱温高声道:“从今日起,你们就自由了,可以回家安心务农,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就是在乡间务农的人田产不超过五十亩的,永远不用交赋税,拥有田产五十亩以上的人才用缴纳相应的赋税,没有田产的可以向官府申请救济,领取种子和粮食,周围荒地不少,你们可以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种上小麦和其他的粮食作物,等来年丰收之后再把从官府借来的种子和粮食还上,不过要交两成的利息,大家同不同意?”
朱温内力深厚,他的话几乎传遍了数万人的耳朵,数万降卒纷纷高呼:“多谢梁王活命之恩,愿梁王殿下长命百岁……”
有的人甚至说:“什么长命百岁?人家是王爷,王爷都是千岁的……”
更有人攘攘道:“依我看,这梁王有帝王之相,将来很可能就是万岁也说不定,没听说现在的皇上是一个十三岁的小毛孩子吗?那小毛孩子懂得什么,还不是梁王说什么就是什么?依我看梁王跟万岁爷也没有什么分别了。”
朱温听着这些百姓胡乱说话,他也不以为意,别人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去吧,如果因为几个人的无心之语就要治他们的罪,未免有些不近情理。更何况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坏的心思,他们只是想对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救出来的梁王殿下表示一点尊敬而已,并无其他的想法。
益津关是北上的一个重要关口,也是燕云十六州这一带的一个战略据点,军事重镇,据说后来的杨六郎曾镇守于此,抵挡契丹铁骑。在后晋时期益津关曾被石敬瑭连同燕云十六州一同割让给辽国,直到后来的后周世宗柴荣的时候才收复回来,并在益津关的基础上建立城池,取名霸州。在北宋时期,杨六郎镇守于此,并在关城的北方建立一座桥名草桥,益津关也被后人称为草桥关,这些都是后话。
朱温把这些人的安置工作交给了一个随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