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距离孩子丢失已经过去了二十来天,朝中也渐渐的多了许多议论,张九龄那篇要求皇上放李湛回来的折子开了个头,之后很多人也开始认为李湛治理京兆很有一手,并且破了监察御史被杀一案,由他来破这个疑案才是最好的。
这话在市井之中流传也甚广,人人纷纷说要是李府君在,长安不至于发生这样的大案,那些贼人就是趁着李府君不在才敢如此胆大妄为的。甚至人们把对缉事府的不满,也寄托在了李湛身上,很多人不敢公然骂缉事府,便都念起说起李湛在京兆府任上的好处来了。民间之事未免夸大其词,不过在缉事府的对比之下,李湛的一分好都被夸成了十分。甚至还有说书人把李湛破案的故事编成精彩绝伦的段子,在酒肆茶馆宣讲,引得众人声声喝彩。这里面,自然少不了涵因的推波助澜,那些说书人,很多都是收了她不少好处的。
随着案子时间延长,涉及的官员及家眷的耐心越来越小,让李湛回来破案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因此,上疏请求皇帝把李湛调回来破案的折子也多了起来,甚至平郡王妃还进宫了一趟,请求太皇太后跟皇帝说情,把李湛调回来。之后还在温国寺整日祈祷,并且在佛前许愿,只要小世子能回来,她愿意捐出自己的私房为温国寺造像,建造一座“佑子殿”,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平郡王妃开了头,那几家丢了孩子的贵妇人,也跟着去温国寺祈福,没有丢孩子,却跟这些家有亲或者这些人的世交家的妇人们,为了人情,也跟着去那里为丢了的孩子祈福,顺便为自己的家人祈福,之后。那些趋炎附势,想要巴结这些高官的人,也让自己的妻子一起去。温国寺这些日子香火不断,寺门前,每日云集着各式各样的贵人们家的马车。一时间,成了长安街头巷尾的谈资。
李德妃自李湛被抓起,日子甚为不好过。连失宠已久的崔贤妃都对她冷嘲热讽起来了。李家将倒,她这个无宠的妃子命运又将如何呢。她也每日战战兢兢的,生怕自己有一天也会遭到郑贵妃、韦贵妃的命运,也许,她的下场还不如那两位。
泰王素来和孝王是有恩怨的,王淑妃叮嘱寿王多次,让他不要再去招惹泰王,寿王后来很少跟泰王搭话。
但是因梁王就国,他成了皇宫中最大的皇子,母妃位分又贵重,而且大家都认为他已经是太子当仁不让的人选。宫中的陪读,大多是围着孝王的。
原本有几个跟泰王交好的。那些人为了讨孝王的欢心,不能对泰王如何,便在宫外对他那几个要好的陪读下手。泰王一直不大受宠,也毫无办法。
如今,李湛一被抓,泰王的处境更加恶劣,已经有人私下里议论。说泰王天生克母,所有养过他的人,都会被他克死。现在泰王已经十二岁了。这些话传进他的耳朵里,让他分外难过。他不愿意让李德妃担心,只好暗自忍耐。
不过这话终究传到了李德妃耳中,让她心酸不已,泰王见她这样,反而过来安慰她,说:“母妃放心,舅舅不会有事,小表弟也会平安的。”
李德妃见泰王如此懂事,听了这话心中更是难过,一咬牙也不管忌讳了,干脆跑去面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也正为现在发生的这些事情伤神,见到李德妃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由心里多加了几分不耐烦。
还没等她说话,李德妃先跪了下去哭道:“请太皇太后亲自抚养泰王,这样,才再没有人敢再传泰王的闲话。”
太皇太后见平时老老实实的德妃此时却语出惊人,大为疑惑:“怎么回事?难道谁说了什么不成。”
德妃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道:“外面盛传,我的外家失了圣心,马上面临大祸。臣妾对朝政一无所知,也并不想为李家求情,干涉政事,但是传言却说,因为泰王克母才让李家招祸,妾身死不足惜,但实在不忍让泰王背负此名声,因此请求太皇太后亲自鞠育泰王。”李德妃平日不声不响,受了欺负也从来不抱怨一声,今天却主动跑到太皇太后面前说这话,实在是出乎预料。
要知道,平时不说话的人,一说起话反而更有可信度,而且也会让人们觉得他们是不得已才说的。
于是,太皇太后一下子便大怒:“竟然真有这样的事,编排都已经编排到皇子身上来了!往常我不理后宫之事,如今他们越发没了王法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