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信任。也有人谣传他们形同水火,徐有僭越之嫌,柳有归隐之意。白镇中学的人际关系很复杂,到头来,最不能把握的,就是他们两个人的关系。
徐毛胡子住在柳校长隔壁,没有院子,也没有花。他从早忙到晚,忙得一脸憔悴一脸严肃。他的老婆是本地宿儒朱先生的女儿,在小学做音乐老师,歌唱得特别好。徐毛胡子是白镇女婿,在白镇穷忙了一辈子,一直到退休前才被教育局恩准回到老家安丰。
校长主任和一些资深教师住在校园南围墙边的宿舍区。这个地方好,出门见日见月见风,墙头上还可以爬些豆荚丝瓜子,墙跟下用几块砖头围个小鸡窝,一年四季的蛋就有了。
最普通的教师散居于校园的空闲教室中,大门西北处的“向阳院”,就住着不少来自各地的外籍教师。
有一个来自南京的年轻人住到了这个大院子,他就是有“巴蜀梅王”、“扬州九怪”之誉的江海先生。他的“岁寒图”曾获由安南签发的联合国和平美术奖。梅花香自苦寒来,他的第一支梅应该创作于白镇中学的“向阳院”。
以后又陆续住过一些极其优秀的老师,华达中、陆本义、戎春江、余亮……
华达中有两个聪明的儿子,陆本义有两个漂亮的女儿,老戎好像是一儿一女。老华和老陆都是教数学的,教得特别好。老华退休以后,两个儿子都到美国工作去了。我和老华的二儿子华海银在昭阳同过学,有着较为浓厚的弟兄之情。老陆一俟人事政策松动就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扬中老家。老戎有些脾气,一边生炉子一边教训孩子,声音很大。
余亮出现在白镇校园时,中国已经完全天亮。他是个百毒不侵痴迷于诗歌的呆子,他的诗他的小说学生都争相传诵。他是一名政治老师,书教得非常好。让他试教语文,却比政治教得更好。余亮个子不高,可以顶住一片天空;余亮嘴很大,可以唱出最美的歌;余亮一文不名,可以走遍大江南北。余亮用他的执着和才华书写了一个乡村教师的传奇。至今我们可以读到他的好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诗集《开端》、长篇小说《薄水》、童话集《银镯子》,还有一本《乡村教师日记》,就是一个完完整整生气盎然的白镇中学。
本镇的教师在学校是没有宿舍的,他们也不需要学校的房子。
? 姜老师,住在姜家巷,当僻静雅致的院子里开满了晚饭花时,他会在夜色中剥着煮熟了的蚕豆喝酒。他喜欢唱歌,歌声很嘹亮,很有几份美声的味道。只要不唱歌,他就会变得很凶,会出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课间的每十分钟,发现学生破坏公物或者爆出粗口,他会管闲事,立即揪到办公室。没有一个学生不怕他的。
? 赵老师,住在益民苍,古民居,高大而敞亮,前厅后堂,中间还有一个偌大的天井。从学生认识他一直到他退休,赵老师好像就这么老,但没有一个学生不讲最好的老师是赵老师。他从不对学生大声讲话,更不要说辱骂和体罚了。学生都知道老先生肚里故事不少,上课经常闹着要听故事。老赵就像哄宝宝一样说:“好好好,等你们作业写好了就讲……”
? 王吉成是个语文老师,脸上有一长条形疤痕,形似树叶,当时有一种香烟名叫“黄金叶”,于是高中的某些有才的学生给他取了这个名字。“黄金叶”也住在深巷僻院中,大门一关,外面什么风雨也听不到。但是,每天早晨他到校最早,到每个宿舍骂人,一直把某些赖床的学生骂得灰溜溜地起床为止。他对教师很和蔼,所有的教师兄弟长兄弟叫得热乎乎的。
这三个老先生是什么时候到白镇中学来的谁也不知道,只觉得有了学校就有了他们,好像他们就是创建学校时的一组紧密配件。
后来又来了一茬年轻教师,这个队伍中也有我肖木。每个下午我们都在操场上打球。个头高的打篮球,个头矮的踢足球,带动了一大帮爱好体育的学生。运动中的学校,竟然成绩也相当不错,年年考试总是出类拔萃。
那些年月,好多乡镇的学生都奔白镇中学而来。学舍很紧张,食堂很忙碌。食堂兼当大会堂,也容不下全校师生就餐。饭打好了,老师回宿舍,学生回教室回宿舍。东边两个窗口打饭打菜,西边的窗口面向教工。镇上的学生也喜欢凑热闹,买几张饭票,尝尝代伙的滋味。
食堂北边的围墙处有一个小门,出了门就是一个大码头,用于食堂的洗菜、淘米、担水。这个门时开时关,好多学生伺机就通过这个门出去了。一出来就是一条大河,浩浩荡荡向南流去,河上货船络绎不绝,河上春色如诗如画。
码头向东便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小道的尽头一堵断墙。翻过断墙,便是白镇最热闹的地方――轮船码头。这里有通向建湖和昭阳的航班,一天三班,风雨无阻,那是一种非常气派的可容一二百人的小客轮。
握着书本的孩子望着轮船远去,都会产生悠远的想像……
今年夏天,白镇中学将停止招生,即将结束60多年的华丽航程。
我们的还大校长说,你们一帮子人平时不努力,考试总落在人后,现在学校撤了,人员要分流,去哪里我也做不了主,可能是初中可能是小学,可能留在本镇,可能到外地。具体怎么办,听从教育局的安排。
<em>欢迎关注17K微信公众号(wap_17K),《白镇纪事》最新章节随时随地轻松阅读!</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