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山海关完成集结的日军第30师团、第32师团,会同日军第25师团大部,接到武藤信义的命令后,日军在山海关至冷口防线由北向南,并对59军、61军、65军的防线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三个军近十万兵力难以招架,很快开始溃败。
6月上旬,59军、61军、65军退往滦河以西构筑工事,并以滦河作屏障继续防御。如此这般,冷口以东防线完全暴露,坚守冷口防线已经失去意义。杨效欧只好放弃冷口防线,并会同第四军在清水玲、迁西至新集一带从新构筑工事,冷口防线被日军占领。
长城一线东部战局急转直下,出现支离破碎的局面。南京政府面对如此危局立即慌了手脚,并电令何应钦立即和日军谈判,不得有误。穆亚平看到如此局面,不由得仰天长叹,历史似乎又回到原点。唯一不同的是草原变局以及承德以西地区包括张家口并没有落入日军之手,或许让他心里有所安慰。
穆亚平意识到必须有所动作,并配合南京政府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的筹码。为此他电令白虎臣部向赤峰一带运动,摆出进攻的姿态。同时他命令活跃在辽南的地下别动队,务必炸毁锦州一线的京奉铁路线,切断日军的补给,并对日军施加压力。至于能起的多大作用,穆亚平心里也没有几成把握。
天气阴霾的夜晚,距离绥中不远的小清河铁路大桥附近,出现了一队人影。地下别动队副队长董胜接到穆亚平的电令,迅速会合活跃在辽南的三支小分队,前往小清河铁路桥。这座铁路桥长度大约有八十多米,一共有5个桥墩。铁路桥桥身是钢铁结构,桥墩是用坚硬的花岗岩石砌筑而成,这座桥梁曾是一名德国人设计的。
大战期间,铁路沿线日军的戒备十分严密。小清河铁路大桥日军驻扎了一支护路中队担任守卫大桥的任务。董胜接到任务后,经过分析确定,只有炸毁小清河铁路大桥,才能有效的切断日军补给线,至少让它瘫痪一个月。因此经过侦察,董胜率部采取行动。
傍晚的天气还十分晴朗,可是天黑以后开始乌云密布。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不一会儿下起了蒙蒙细雨,也许恶劣的天气对行动十分有利吧!在大桥上游500米出,小分队悄悄蛰伏在岸边。从陆路试图接近大桥根本不可能,因此只能选择从河里面接近大桥底部。
六名队员仔细检查了炸药包的密封状态,主要是防止河水侵湿炸药。检查完毕,六名队员每人携带一包炸药,每包炸药大约是十公斤,均是烈性炸药。准备妥当,黑暗中六名队员默默的和队长打招呼,然后依次下水,不一会儿他们的身影便在河水里消失了。
六月份还是枯水期,两边的河道裸露出大片的河滩,河床里有深有浅。深的地方深达两米,浅的地方刚刚没过大腿。大桥上日军的探照灯反复扫视河面,不放过一丝蛛丝马迹。接近大桥约150米左右,所有队员潜入河水里,他们每人携带一支吸管换气。
北方六月份的河水,依然冰凉刺骨。长时间在河水里侵泡,身体再强壮的人恐怕也受不了。队员下河后,董胜命令准备战斗,小分队携带了两挺机枪,人手一支长枪。大约一个半小时,六名队员才艰难的到达桥墩下面。
三号桥墩位于大桥中部,这是他们要炸毁的目标。桥墩下面的水很深,六名队员贴在桥墩的石壁上小息,此时他们的手脚冻得几乎不听使唤。少顷,两名队员沿着石缝向桥墩中下部的平台攀登。要在平时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可是长时间在河水里侵泡的队员,此时每向上每攀登一米,都要付出十二分的力气。
两名队员爬上平台,身体似乎灰复过来。他们迅速用绳索把炸药包拽上去,然后用绳索把炸药包紧紧地捆绑在桥墩上,接着把导火索连接在一起。为了保证爆炸成功,导火索采用拉发式。所有工作完成两名队员仔细检查,突然一名队员不小心踩到了一块松动的石块。
只听哗啦一声,石块掉入水中,巨大的声响惊动了日军。此时,桥身下一盏探照灯光突然射向桥墩,两名队员身形暴露,接着大桥一侧炮楼里日军的机枪开始疯狂扫射,平台上两名队员无处可藏,瞬间就被打倒在地。
董胜这边见此情景大急,立即命令向大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