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老僧在匍勒老家附近转来转去,最后他相中了南山:“这里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嗯,就是这里了,确实是个建造寺庙的上好地方。”
但是,他还是晚来了一步。
“咦!怎么这里有了一大堆砖瓦木料呢?”
哦,原来是一个小沙弥干的!
他发现在他来之前,这里便来了个游方的小沙弥。他偷偷地跟着小沙弥转了转,发现他每天出去募化布施。但他一不化钱,二不化粮,化的全是砖头瓦块。他早出晚归,日复一日,饿了,向百姓讨点剩菜剩饭或者吃点山里的野菜野果子,渴了就喝山上的清泉。
他布施的时候向施主们说:“贫僧喜欢南山景色优美,想在这里修一座寺院。”
这天,小沙弥刚背着一摞化来的砖瓦回来,便见砖瓦木料堆旁边那棵盖天松下躺着一个衣衫褴褛,相貌清真的老和尚。老和尚眯缝着眼睛,像是睡着了。
小沙弥走过来的时候,老和尚便站起来迎上去对小沙弥说:“老僧还饿着肚子呢,你化的斋呢?也让老僧吃点喝点吧。”
你想这小沙弥每天出去并不化斋,只化砖瓦,就是自己平时用水也得到山下漳河里去打,哪有饭吃呢?
再说,你老和尚有手有脚,要想吃饭,不会自己去化斋吗,真是以大欺小,倚老卖老啊,这也太欺负人了吧!
但是小和尚却并不恼怒,他向老和尚深深行了一个弟子礼道:“师父,饭菜这会儿可没有,一会儿弟子去给你化点儿,要饮水弟子可以马上下山去取!”
不料想这老和尚一听没饭吃就恼了,他跑到小和尚化来的这一堆砖瓦上边,发了疯一般,蹦蹦跳跳,几下子,就把小和尚化来的那些砖瓦踩了个稀巴烂。
小和尚极为愤怒,想赶过去阻拦,但已经迟了。小和尚难过极了,哭着说道:“这是我一年辛辛苦苦化来的啊。”
老和尚见小和尚愤怒、难过,但并没有冲他发作,便微微点头一笑。
老和尚走过去对小沙弥说:“苦,苦,苦,口苦,心苦,到头不苦;碎,碎,碎,砖碎,瓦碎,原来不碎。”
只见他匍勒说:“好多年了,在地里干活我就无数次地听见过这样的厮杀声音。”
把手中那根禅杖一挥,被打碎的砖瓦顿时变成了一堆新砖新瓦,像小山一样,比原来的那一堆大了好多倍。
小沙弥破涕为笑了。
小沙弥见此情景,知道是活佛来了,连忙擦干眼泪,跪在地上叩拜为师。
老和尚扶起了小沙弥说:“你小小年纪,怎么会想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寺庙呢?”
小沙弥说:“我自幼父母双亡,无依无靠,是一个老和尚,法号无明,收留抚养了我。他有一个心愿,就是要在这里建一个寺院。不幸的是他在去年病死了。我一定要实现师父的遗愿。”
老和尚点了点头,说:“好吧。那我就收下你了。来到中土,你是我收的第一个徒弟。有法号了吗?”
小沙弥说:“还没呢?”
老和尚说:“这个无明和尚,自己‘无名’,怎么也懒得给徒弟起名呢?那你就叫法和吧。”
法和跪下叩谢了师父。
这时,老和尚弯腰折了一节芦根,转身往山崖上一插,一股珍珠般的泉水顿时汩汩流出,接着又把锡钵往泉头下一抛,锡钵便变作一个水池,还听得他口中念念有词:“流金泉,澄金地,一天送你两石米;澄金池,流金泉,三月一座大寺院。”
果然,泉水中夹着闪闪发光的金沙,在澄金池内沉下一层黄灿灿的金子。
法和高兴地一个劲儿蹦高。
法和把这些金子淘出来,正好每天能买两石米。老和尚和法和省吃俭用,剩下的金子便买些砖瓦木料。
没多久,两个人便在这风景秀丽之地盖起了一座小巧玲珑的圣佛堂,佛堂旁边盖起了简陋的茅屋,圣佛堂的山岩上还造了三尊石佛像。整个佛寺就算基本完整了。由于佛寺很简陋,佛图澄和法和为佛寺起名茅蓬寺。
原来,这位神通广大的老和尚,便是高僧竺佛图澄,这位小和尚便是他的徒弟法和。
《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中记述:佛图澄是西域人,本姓帛氏。少年时出家学道,能背诵经文数百万言,善解文义。虽然没有读汉地儒学史书,而与诸位学者高士辩论质疑,全能符合理义,没有人能难倒他。
他自己说,曾两次到罽宾国学法,受诲名师。西域的人都称说他已经得道。七、八十岁来到东土,志在弘法。
佛图澄在南山居茅蓬,面石壁,治病救人,良行善举,普度众生,远近轰传,奉者如云。朝山拜佛、听法诵经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除了法和之外,佛图澄又收了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僧朗、法汰等十几个徒弟
但是,佛图澄在南山首建的茅蓬寺,既放不下几尊佛像,又住不了多少僧人,更容纳不下成百上千的人来听大师讲经说法。所以,佛图澄看中了北原山下南亭川(今故县村)张彪家那所山环水绕、富丽堂皇的庄院。
这个张彪,是将军张隆的叔叔,有权有势,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一处风景秀丽的所在,却被罩上了罪恶的阴影。
佛图澄并不是存心欺负张彪,关键是这个张彪作恶多端。你想啊,恶人若不度化,众善就难以奉行。若在此修一座佛教寺院,度化四方众生,岂不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吗?
但“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这张财主老奸巨滑,绝不会轻易让出;即便肯让,也得耗几多钱财,费若干口舌……想来想去,觉得倒不如请佛祖出面,亲自到张家跑一趟,把这罪恶之所在变成行善之场地。
这天是大年三十,佛图澄跏趺盘坐在蒲团上。跏趺,就是盘腿而坐,脚背放在股上,是佛教徒的一种坐法。“结跏趺坐”的略称。只见他双目微闭,手捻数珠,口中念起了咒语。
刹那间,乌云翻滚,北风怒号,天下起了鹅毛大雪。
除夕之夜,鸡不叫,狗不咬。张家的人们都躲在屋里烤火取暖,饮酒作乐,山野一片寂静。
这时,南山茅蓬寺的庙门“吱扭”一声打开,佛图澄背着佛祖如来的大石像走下山来。他跨过漳河,穿过树林,把佛祖的大像靠放在张家那紧紧关闭的朱漆大门扇上,然后将麻耳草鞋反绑在脚上──鞋的后跟朝前,脚尖朝后。
然后,他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南山茅蓬寺去了。雪地上留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