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冉求还要为季氏想尽办法搜刮钱财。所以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可以大张旗鼓的去攻击他。
从这个事件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是不反对学生们去为政的,因为他主张学问就是为社会服务的,但是这个为政需要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说的为政以德,对于季氏的篡国野心,犹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以当初季氏问孔子要子路、子贡和公西华的时候,都被孔子以各种理由婉拒了,季氏没办法又通过别人直接找到闵子骞出来做官,闵子骞说赶快替我辞了吧,如果再来找我,我已经出国去了。但是冉求确是主动上门,而且还成为季氏的帮凶,所以孔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严重到他不但被逐出师门,而且还号召学生大张旗鼓的去攻击冉求。
下来是孔子对自己四个学生缺点的描述,说高子羔比较愚昧,曾参比较笨拙,子张有些固执,子路又比较鲁莽。
最后一句是孔子对颜回和子贡的比较说明,他说,颜回啊,学问已经很不错了,但常常是家里很困顿,子贡呢?又偏偏不安天命,而跑去投机经商,但是常常能猜中行情。
这个对比拿我们现在的话通俗来说,只求学问确实吃饭都是个问题,必须学以致用,虽然安贫乐道很好,但是太贫了也是不行的。就像许多专家讲的一样,颜回应该是死于营养不良。
这里通过对学生们的描述,大概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个是登堂入室的那个片段,作为领导人一定要注意部下的盲从心理,另一个是过犹不及,说明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拿捏好分寸,太过了和没有达到结果是一样的。
五、中和部下的个xìng,培养部下的xìng格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於室。”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sè庄者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畏於匡,颜渊後。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这段我们要注意为善的出发点是什么,还要注意一句话对于不同的人的不同则重点。
子张问孔子怎么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善人,孔子说不留痕迹,也不进入室内。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做善事最好不要让人看出来你是在做善事,就是说不要为做善事而做,是要用为善的心而去做事情,如果是针对做善事的对象来说,那么就不要让对方感觉到,要照顾到对方的自尊心。我记得好像有一个全世界最有名的推销员,早年的时候在纽约卖铅笔,寒风凛冽中冻得瑟瑟发抖,这个时候有个人给他的货箱里放了一笔钱然后匆匆就走了,过一会这个人又回来了,拿了一把铅笔,虽然给的钱远远大于铅笔的价格,但是正是这样的一个举动让这个人成了后来世界最著名的推销员。
还有一个不入室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要为了获得好人的名声而去做善事。这两点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你做这个善事的根本是什么?是一颗为善的心呢?还是为了求名求利呢?
眼下我们国家出了一个中国首善,宣扬的是暴力慈善,处处发钱,不但发钱,而且还让他给过钱的人和他一起拿钱合影。这个就不是我们讲的为善之道了。
接下来孔子针对这个事情讲了一下君子的问题,说言论笃实的人,真的是君子吗?还是面sè庄重的人。意思是说是内心真正有君子的修养呢?还是表面装出来君子的样子呢?其实现在言而不实的人真是太多了,所以孔子以前在那个“朽木不可雕”里说过,看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说什么,一定要观察他做什么。
第三句先把意思说一下,子路问孔子说,如果听懂了一个道理之后,马上就要去做吗?孔子说,你还有父母兄长在,责任未了,怎么能听到了就能去做呢?所以要小心谨慎一些。冉有也问了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说,你说的很对,应该马上去做。公西华听到以后觉得很奇怪,于是问孔子,子路问您懂得了一个道理后是不是马上就去做,你说父母兄长还在,要小心谨慎,冉有问了你同样的问题,你又说是应该马上去做。我就不明白了。我大胆的问一下您老人家,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冉有的个xìng谨慎,做事情有些畏缩不前,所以我告诉他应该马上去做。子路xìng子很急,大胆好胜,所以要把他往后拉一下,让他谨慎小心一点。
这个对话太经典了。从教育的立场来看,就是因材施教的典型。如果从领导人的立场来看,也是典型的管理之道,我们说每个人都有xìng格,xìng格这个东西既是优点同时又是缺点,作为一个领导人来说,对于员工的个xìng要观察清楚,什么时候要突出员工的个xìng,什么时候要中和员工的个xìng,因时因事去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员工适合社会的xìng格特征。
最后一句讲述了孔子的师生情谊,“子畏于匡”就是孔子在匡被人误以为是阳虎,结果遭到包围,后来出来的时候,颜回是最后回来的,孔子看到后急切的说,我以为你死了啊!颜回说,老师你还在,我怎么敢先死呢?
这是个师生情谊,但是也是一语成谶,颜回还是死在了老师前面了。
这段有三个重点,一个是为善不能成为伪善。另一个就是不但要察其言,还要观其行。最后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这个我们要在工作中去细心运用。
六、总经理与部门经理的区别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
亦不从也。”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後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季子然是鲁国人,他问孔子,说仲由和冉求两个人,能不能出来做大臣呢?孔子说,我以为你要问我什么问题呢?原来你是问仲由和冉求这两个人啊。所谓大臣,能以自己的仁道思想来侍奉君主,如果君主不能听取他们的仁道思想,宁可不干都可以,这样才算大臣。你说的仲由和冉有,他们确实是人才,而且政治、军事、经济都可以,也很有气节,确实是具臣。具臣就是在具体事务上能够独当一面,但是和大臣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就是没有自己的主题思想,或者说主题思想还没有具备。季子然又问道,这样说他们对君主是完全服从的了?孔子说,服从也是有原则的,比如杀父与弑君这样的事情就是不能服从的。
这里有一个大臣与具臣的区别,我们在此要说明一下,中国历史上有名臣、大臣、忠臣、贤臣、jiān臣与佞臣之分。名臣就是要有万世的名望,比如诸葛亮,大臣就是作出杰出贡献的臣子,比如范仲淹,至于忠臣、贤臣、jiān臣和佞臣大家都明白,这里孔子说了一个具臣,具臣就是在一个具体的部门能够做的很好的人,这个具体的事物并没有涉及国家的方向和战略问题。
这里我们说一下总经理和部门经理的区别问题。如果我们把一个公司看成一个国家的话,那么董事长就是君主,总经理就是宰相,对于部门经理来说就是刑部户部的首长一样,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总经理是制定方针政策的,是掌握公司发展战略的人,对于部门经理来说,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带领部门的人在一个领域内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我们发现公司对这些问题有时候搞不清楚,一个部门经理参与制定公司的战略规划没有错,但是如果让他来代理总经理去制定这个战略目标,那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部门制定的战略目标可能是有利于自己部门的,或者是只站在自己部门的立场去制定。这个是我们在公司运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什么位置的人就应该肩负什么样的责任,也就是孔子讲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了。
下面讲的是子路要高子羔去做费这个地方的首长,结果被孔子骂了一顿,为什么呢?我们看孔子是怎么说的。孔子说,你简直就不是个东西,子路辩解说,那个地方有人民也有土地,为什么非要先死读书然后再去做呢?孔子气愤不过,于是说,正因为这样我才讨厌你们这些强辩又自以为是的人。
这个话看出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看子路的意思,既然现在有这个机会,那么就应该先去干,干了再说,这个对于费这个地方的人民来说是个不负责任的话。我们知道孔子所讲的学问,就是学习然后在生活中去应用,积累经验后才能做好为人处世的生活。但是这个话有个前提,那就是因该先从小处着手,先把生活中的事情运用自己的学识去处理好,逐渐学问加深,才能上升到为政这样的国家大事上。我们在企业也是这样,对新员工的培养可以让他先从一些小的事情,不影响公司发展的事情着手去实验,去积累经验,然后逐渐去完成经验的积累。像子路这样的情况就是属于裙带关系的提拔,高子羔没有从政的经验就要去做一个地方的一把手,这显然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对那个地方的人民来说,高子羔的经验积累是以他们的生活作为代价的,所以孔子很气愤,以至于修养极高也忍不住骂了子路,实际上也骂了高子羔。
七、大同世界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rì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chūn者,chūn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後。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这个段落是孔子对自己几个学生志向的评价,文章很长,我们先把意思搞清楚。
说是有一天,孔子在家闲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几个陪着孔子。这时孔子说话了,他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龄大,现在已经没有人用我了,平常你们说没有人知道你们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准备干什么呢?
子路首先就跳了起来,他急匆匆的说,如果有一个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被挟制在几个国家之间,外有军队进犯,内有灾荒饥饿,这样的国家让我去领导,不出三年,既可以使百姓有勇气,又可以知道治国的道理。孔子笑了笑。
孔子又问冉求,求,你是怎么想的呢?冉求说,方圆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让我去治理,不出三年,可以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之事,还要等待君子来做。
公西赤,你怎么样呢?孔子问。公西赤说,不敢说我能做什么,我愿意学习祭祀宗庙的事,或者是同外国盟会的事,我愿意穿上礼服,带上礼帽,做一个小相。
曾点,你怎么样,曾点是曾子的父亲,他正在弹琴,听到老师叫他,琴声逐渐稀少了些,突然铿锵一声结束弹琴,站起来回答说,老师,我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都是各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暮chūn时节,chūn天的衣服都已经做好,领着五六个人,带上六七个孩子,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任风吹拂,然后唱着歌一路归来。孔子感慨的赞许说,这正是我想要做的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点留在后面,曾点说,他们三个人谈的怎么样?孔子说,只不过都在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那你为什么要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靠礼啊!可子路说话一点礼让都没有,所以我笑他。那冉有谈的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曾点问道,孔子说,怎么见得治理六七十里的国家和治理五六十里的国家就会有区别呢?那公西华谈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了吗?曾点又问道,孔子说,宗庙祭祀和国家会盟不是国家的事又是什么事呢?公西华做小相,那谁能做大相呢?
这个谈话到此结束了,但是对我们来说,为什么说孔子很赞同曾点的话呢?因为其他人说的都是个人的抱负,但是曾点讲的是世界大同的仁爱思想,是仁的最高思想。也是孔子毕生追求的政治结果,所以孔子说曾点和我的理想是相同的。
《先进》篇是孔子对自己学生的评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学生可以说是“有教无类”。他的学生里什么样的人都有,也有让孔子失望的,比如说冉求就被孔子逐出了师门。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学生,构成了孔门的丰富多彩。我们说在当时的情况,孔子的学生如果组织在一起,夺取一个国家政权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孔子作为一个致力于恢复礼乐制度的大家来说,这个事情他是绝对不能去做的,所以尽管孔子一生颠沛流离,但是他的学生们可谓是人才辈出,也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活动中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