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恩科结束后,御马监掌印庞天寿报告,御马监在北方各地招收的两千青年终于完全到位。
这些人,朱伟迪是准备当自己的亲信培养,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家里都比较穷,和旧的官僚没有半分牵扯。
在这些人抵京后,朱伟迪同时下令,将他们的家人陆续接到京城安置。
按照卢象升教的老办法,朱伟迪让他们靠打架的方式选出了军官。
接下来,朱伟迪依旧在西苑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军训。和一般四卫营士兵不同的是,军训之余,这一批青壮还要学习识字,由太监负责教导,日后还会让他们学习一些基础的军事知识。
这个其实是士官培训学校的雏形,大明如今的政治环境下,直接对外声称这是皇帝亲自办的军校或武学,只会引来一群苍蝇,把事情办砸。
朱伟迪很清楚,军校是培养不出将军的,合格的将军只会诞生在战场上,这帮人以后是要上战场拼杀,立有军功后活下来的,才有资格成为他的亲信将官。
朱伟迪倒是也想过直接招收识字的青年作为军官培养,不过仔细考虑过后就放弃了那打算。
先不说识字的青年们大多还存着参加科考的心思,在大明这个重文轻武的环境里,能否招得到足够的人显然会有些问题。
关键的问题是,招识字的青年进入四卫军,这个举动政治意图太明显,到时候勋贵和官员们少不得会把大把的亲朋好友之类的往里面塞。
朱伟迪想要做的,是以皇帝的身份造大明的反,把那些和旧体系有扯不清关系的人弄进来了,到时还怎么好造反。
这几个月来,卢象升那边的四十个参谋人才工作也开始展开。
在得到了从各地军镇中抽调的使长枪高手指导,又经过了很多场列阵演习后,这批参谋人才已经在按要求编写初版的长枪枪刺术教范。在第一批一千多只火绳枪送至后,参谋们观察过经过多次射击演习后,火绳枪的标准射击教范也在编写中。
四十名参谋和卢象升商量过后,对战场指挥通讯也有了些建议,要求将大明军队杂乱的战场指挥手段简化,他们建议很多,都还在用演习进行测试实际效果。
对卢象升带出的这四十人,朱伟迪很满意,已经传下口谕,赐下了大批赏赐。
恩科结束后,冶铁工坊那边传来了好消息,他们按照朱伟迪的要求,将生石灰粉投入以煤炼制的铁水中,经过多次试验,将生石灰磨制得更细,不断摸索加除杂剂的合适方法,经过长时间地改善工艺,练出的生铁质量已经有了不小地提高。
炼铁工坊如今以煤炼制的生铁,虽说还比不上木炭炼制的,不过也不差太多,有些甚至能直接用锻打法打制成兵器。
这个工艺是炼钢前的除硫除磷预处理法,手工业技术条件也实在有限,生石灰粉的磨制精细度和投料工艺都远不如现代,现代工艺也只能除去生铁中半数左右的的硫和磷,这个工艺除硫和磷自然也不是很彻底,不过还是能将生铁的质量提升一些。
现在作用不是特别大,不过日后量产铸铁大炮的时候,这个改进的意义就会很大。铜太贵,木炭烧出的铁也不便宜,铸造舰炮等巨炮时,廉价的煤炭烧出的铸铁才是首选,减少铸铁中硫和磷的含量,可以大大提升火炮性能。
目前冶炼工坊的研发进度还是让朱伟迪不是特别满意,改进蓄热室和炉体形状之后,温度倒是离冶炼液态钢差得不算多,就是耐火坩埚还是个大问题,新研制的坩埚烧玻璃可以,用来炼钢却还是不行。
好在朱伟迪有钱,几百个工匠日以继夜地拿着各地送来的黏土等材料试验,要出成效也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制造板甲用的水力锻锤,倒是朱伟迪小看大明的工匠了,此时大明已经有类似的机械,是用来捶打稻米的小水力机械,只是锤体还不够重,捶打频率还不够高,要改进成可以捶打盔甲的,倒是不难,工匠们正在制造更大的水轮,顺便也在改进传动装置,把锤头以长杠杆固定,也不用担心捶打时位置有偏差。
至于板甲形状,工匠们还在拿人体形状的模具做实验,确定模板样式。
几百个木匠和铁匠一起攻关,让水力锻锤和板甲的研制进度非常快,让朱伟迪发现,即便没有西方板甲的样品,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