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感谢西风清扬投月票。
周进蓬头垢面,一脸疲惫走出考场,只觉苦读十年,都被掏空了,茫然四顾间,旁边一个旁若无人的声音道:“这一科,某必中,这道题我是这么答的……”
那人随即念起他写的八股文,举子们慢慢走了过去,在他身边聚拢。
周进听了一会儿,觉得写得很一般,阵阵喝彩声入耳,那人又得意洋洋地道:“诸位也觉得某写得不错吧?”
那人大概二十七八岁年纪,长相一般,胜在皮肤白哲,吴朝以肌白为美,因此按时人的审美观,这人长得还是很不错的,他站在阳光下,仰望天空四十五度角,十分的骄傲。
有识得这人的举子大声道:“高兄做得一手锦绣文章,想来是必中的,且看为弟的文章写得如何。”
第一次举行科举,学子们心里没底,考官们心里也没底,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什么样的文章才会被录取,大家心里都没底。
周进心里一阵茫然,看着那姓高的举子品评别人的文章,更加地沮丧,大概好文章不一定会高中吧?总要中考官的意,才能榜上有名啊。
姓高的举子名叫高贤,出身世家,家里原想让他举察入仕,他觉得自己满腹才学,若是拿举荐信当官,未免脸上无光,像他这样的世家子弟人人得举荐,举荐怎能显出他的本事?这些年,他一直走马章台,就没干过一件正经事。
刘询下诏,废举察制为科举制,他觉得自己总算有了显摆才学的机会,这一科,他报名考试,自认为必中。
高贤素喜夸夸其谈,是个赵括之流的人物,他的出身摆在那儿,身边还是少不了追捧他的各色人等,三人成虎嘛,他的才名也就这么传开了。
他又事先放出风声,不齿于举荐,不靠家族,要凭真本事考上,并大言不惭地道,这科,必中。
周进看着高谈阔论的高贤,一张脸越发苍白,他家里贫穷,若是不能考中诸生(秀才),只能下地种田或是去做伙计,家里实在无钱供他读书了。
想到不中的机率实在太大,他头顶像罩了乌云,脚步也倍加沉重。
此次科举,是程墨参考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度,向刘询进言实行的,规则在诏书上写得清清楚楚。程墨穿越了,科举也不用像原来的发展轨迹,自隋代开始出现,经过千年演化,制度才成熟。
因而,周进早就知道,此科若中,便是诸生了。
三天后的清晨,县衙前的空地上人山人海,有来看榜单的举子和亲朋好友,也有打算让家里的子侄参加下届院试,过来看热闹了解行情的士绅。
周进忐忑不安站在人群中,远远地看着高贤被无数人围在中间,大声传授他参加科举的经验。他虽然只参加一次,也比很多人先行一步了。
衙门中门大开,两个差役一人提红绸,一人拿浆糊,很快把红榜贴在墙上。
高阳造出来的纸,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