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交通带来了机会,教育则为这种机会提供了支持。
大量的经过基础教育的学生走向社会,薄弱的工业无法给他们提供工作,但是开了眼界的学生,在要让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跟他们父辈那样在田地里劳作,他们也不愿意接受。于是有的涌入了商业,在各个商铺中就职,非要扎根在花花世界的城市中。有的则开始试水工业,有钱的从家里弄一笔启动资金,办个小型纺织厂,小型修造厂,开始钻各种行业的缝隙,那些西方人和赵泽勇的大企业,做不了的犄角旮旯里的零散业务,他们肯做,他们是大工业下的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有的屡经失败后,不得不回到乡里,却也喜欢利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在乡间寻找商机,在家乡办个面粉厂,办个屠宰场什么的,寄托在城市市场之上,将乡村经济活跃起来。
尽管没有统计过,但是这类小型加工厂、修造厂、几乎每个县都有,而且为数不少。这些小型资本作坊,只要市场有需求,他们的主人是迫切的渴望扩大生产,因此他们乐于接受先进的机器。因此只要有一个机会,他们就会无意识的推动云南产业的超越发展。西方世界当年正是这样,农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原材料,商业的开拓提供了市场,在商业利润的刺激下,技术人员大量革新、发明新技术,而生产者则积极的应用这些新技术,累积起来最终让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就是工业革命。
现在的云南也走进了这个大门,农业的积累已经足够,交通的超前改善,让商业的储备也达到了临界急需要突破,只要按照这个步骤走下去,迟早云南也将迈进工业社会。
但是这种势头十分缓慢,慢慢机器化的云南产业,还远远不能称做在进行工业革命。因为爆发式、喷泉式的工业发展并没有出现,而是如涓涓细流一般在慢慢的滋长着。这种情形跟19世纪完成了各种积累走向工业社会的英国,欧美基本略有不同,尽管已经具备了开始工业革命的基础,但是在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的产品涌入之下,根本就没有给云南社会进行工业革命的机会。
十年生聚,让云南百姓富裕了许多,市场增大了数倍,但这个市场却并没有让云南土生资本享受到最大的利益,反而是给列强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尤其是法国资本,在云南和联省,法国人的商品销售已经超过了在上海等地,法国商人大量的涌入云南寻找商机。
尽管在各种不利情况打压下,赵泽勇兴建的那些机械工厂还是出现了转机。终于开始有人向赵泽勇的企业下订单了,有的商人在家乡建立了小型电厂,需要发电机,找兴华集团,有的商人办的自来水厂需要输送管道,找兴华集团,各种小型的厂子需要动力设备,找兴华集团,各个小修造厂需要机床,找兴华集团。
赵泽勇的企业,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大型,专业去的,尤其是各种机械制造,尽管一直发展不顺,几乎都是在赔钱赚吆喝,可是几年坚持下来后,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员,这是一笔宝贵的积累,只需要一个机会,他们就能够如同种子一样生长起来,给云南带去各种所需的机器、设备和技术。
机会,机会,只需要一个机会,这个社会需要一个机会。
从1913年来到民国后,赵泽勇面对的外资侵略问题,到达了最严重的时候。大有一种,不解除外国的强势竞争,云南经济社会就无法迈进一个层次,就只能永远做一个资源提供者和市场提供者的角色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