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习惯-行为——被证明了的遵从和可预测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再伟大的演员也终究要回归生活,无论我们怎样刻意地隐藏,在举手投足间,我们就已经将自己深深地出卖了。习惯有着黑白两面,它们分别被称作不良习惯和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作斗争,你准备好了么?
2008年5月12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猛然袭击了四川汶川。在8级地震的摧残之下,原本井井有条的汶川立刻变得道路被毁、房屋倒塌,原本安居乐业的汶川居民也遭受了亲人亡故、妻离子散、无家可归的无情打击。
经过统计,整个四川地区在这场地震**有超过六万人遇难,受伤人数更是达到了三十万之多。不过在各方努力之下,经过近三年的积极重建,汶川已经重新恢复了活力而且比震前更加美好。自汶川地震之后,每年的5月12日被国务院商定为全国哀悼日,而自2009年起,这一天也被法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地震属于“天灾”而非“**”,以现代科技的发展状况和速度来讲,制止地震爆发的想法似乎只能被认为是天方夜谭。既然如此,怎样才能将地震爆发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又怎样才能真正地做到防灾减灾?
对地震进行预测,这是一个可行而又有效的办法。在成功地对地震进行预测之后,我们可以在地震真正来临之前采取积极的措施以达到减小损失、保障财产和生命的安全的目的。不过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我们对地震的预测能力还有待提高——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的确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地震爆发的规律性认识。但预测地震爆发的信心我们总该有,毕竟如今我们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天气预报和行为预测。
或许天气预报你每天都会留意,对其再熟悉不过,那么行为又真的可以进行预测么?这看起来还真有几分玄妙。不过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你想对某个人进行行为上的预测,最好的办法就是对这个人的生活习惯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做客观的记录。
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行为不是在有意识的选择和控制下完成的,这些行为的发生与习惯脱不了干系。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人们90%以上的行为遵从于习惯。也就是说,你有着怎样的行为举止,更多时候是由你的习惯所决定的,远非部分人所认为的“行为的出现是由环境、情境所引发”,尽管环境会对习惯养成产生影响我们无法否认。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心理学家们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正是通过对这一实验的特殊装置记录的细致观察和分析统计,他们才得到了我们之前所说的结论。
心理学家们找来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并在征得他们的同意之后为每个人的手腕戴上一个特殊装置。从外表看来,这个装置不过一个小黑盒子,但实际上它却是一件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产品。它却能够记录一个人每天的行为举止,监视一个人每天的生活。
出于对**的保护,小黑盒子只用来记录和监视志愿者的工作、会友、吃饭、外出和睡觉之前的行为,部分涉及**的行为并未加以记录。在心理学家已经收集了足够的数据之后,这些志愿者被召回,心理学家将其手腕上的小黑盒子解下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在结果中心理学家发现,几乎每一个参与实验的志愿者每天的生活状况都有规律可循,他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超过90%几乎完全遵从于惯常的程序——习惯。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几乎可以说,对我们所有人来讲,一旦我们暴露了足够多的习惯,精通计算机程序编写的人甚至可以按照这些习惯开发出新的程序并对我们将要进行的行为展开预测。
所以我们所认为的“一个人在某个非特殊场合脏话脱口而出往往是由于他有说脏话的习惯,一个人在无人注视下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往往是由于他有清洁的习惯,一个人在人群中点燃香烟往往是因为他有着抽烟的习惯”并非没有道理。
事实上,习惯就是我们的一种行为上的固定模式,有时候即使是在刻意控制之下,我们的某些行为也会将习惯暴露,尤其是那些坏习惯,而往往只有那些真正地意识到自己习惯不良并采取积极努力的人才有可能将其改变。你意识到自己有怎样的坏习惯了么?你又愿意付出努力将其改变么?先看看坏习惯正对你产生着怎样的影响吧。